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全身型破伤风患者命悬一线,长海医院33天生死救援

转自:上观新闻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成功救治了一名隐匿起病的全身型破伤风患者。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不仅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硬核实力,也为破伤风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时看到患者出现头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这些症状,初步诊断是延髓麻痹,但我们发现他还有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的情况,这可不太寻常。”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陶沂回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医生高度怀疑是破伤风感染。“要知道,破伤风发病率极低,不到百万分之一,但病情发展极快,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死亡率高得吓人。”

考虑到破伤风的隐匿性、不典型性、罕见性和凶险性,且患者来就诊时早已错过破伤风抗毒素的最佳预防时间,陶沂团队迅速联系了医院感染科葛玲玲医生,并通过医院会诊平台,邀请华山医院感染科杨飞飞教授会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讨论,我们确诊患者为‘全身型破伤风(重型)’,更棘手的是,他还合并了支原体感染、扁桃体周围炎以及甲流。”陶沂说,这无疑给救治增加了难度。

在全院各学科的全力支持下,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行动开展。破伤风患者对治疗环境要求特殊,需要避光避声。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费丽带领团队创新实施了“三重隔离方案”。“这个方案效果显著,患者的肌紧张程度得到了明显缓解。”陶沂说,团队还关闭监护室强光、用床帘构建独立空间,给患者佩戴眼罩和降噪耳塞,还制定了“无声化护理流程”,尽量减少仪器报警声。

在治疗过程中,团队采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联合甲硝唑的抗感染方案,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镇痛方案,并积极处理合并感染问题。进入康复阶段后,还为患者量身定制了阶梯式脱机计划,安排早期康复与心理支持计划。

历时33天,患者终于康复出院。“患者出院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随访方案,指导他进行疫苗补种,就是为了给他出院后的健康再加一道保障。”陶沂说。

医生介绍,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致命性感染疾病,它产生的痉挛毒素会让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高危人群包括,有开放性伤口且污染严重的,如深刺伤、烧烫伤、挤压伤还接触了土壤、铁锈等;未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

医生提醒,破伤风死亡率高达50%,如果出现肌肉僵硬,尤其是咀嚼肌、颈部肌肉,还有张口困难、吞咽呛咳、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或者轻微刺激就诱发全身痉挛这些症状,一定要高度警惕。出现外伤后及时就医评估,规范处理伤口并完成疫苗接种。最好在外伤后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能最大程度中和破伤风梭菌释放的毒素;如果超过24小时,只要还没出现破伤风症状,仍建议注射。

原标题:《全身型破伤风患者命悬一线,长海医院33天生死救援》

栏目主编:樊丽萍 题图来源:文汇报资料照片

来源:作者:文汇报 李晨琰 通讯员 白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全身型破伤风患者命悬一线,长海医院33天生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