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周小川:养老金制度改革要考虑企业竞争力、劳动者积极性|直击博鳌

博鳌论坛2025年会“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深入探讨了养老金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

他指出,尽管当前养老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其可持续性仍然存在压力,尤其是要应对养老金资金的总量不平衡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革与调整。

周小川进一步提到,除了养老金制度内的改革需求,外围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企业竞争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在2017至2018年期间有所放缓,企业对竞争力的关注逐渐增强,不少企业家提出来当时20%+8%的养老金供款机制负担太重了,需要减少,进而推动了对养老金制度的讨论。2019年,企业缴纳的养老金比例从20%下调至16%。这一举措部分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通过减税政策减轻了美国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增加,周小川指出,企业对于减税和养老金改革的呼声再次变得更加迫切。他提到,一些企业希望能够将养老金缴纳的16%直接投入员工个人账户中,这样不仅能激励员工,还能更好地将这笔支出视为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不是企业的额外费用。

周小川强调,在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时,尽管政策研究会议上可能不直接邀请企业参与,但应当关注企业的声音,尤其是在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压力将更加显著。他还引用了学者郑秉文的观点,提到需要在第一支柱和个人账户之间作出更加合理的衔接,推动二三支柱的融合,满足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求。

周小川还提到,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第三支柱的扩展也需要得到关注。他强调,养老金制度对劳动者个人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当负面因素过多时,会加剧养老金改革的压力。

在谈及养老金替代率时,周小川提到,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达到国际平均水平70%的替代率,个人需要补充参与个人养老金,购买相关保险并进行供款。此外,如果这些资金不被挪用,年轻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投资方向,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增加养老金积累。

此外,周小川还谈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对养老金改革的影响。他指出,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在理论上是希望让不同省份的退休工人享有平等的待遇,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省的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近年来出现了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出台了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政策,采取“抽肥补瘦”的模式,要求那些养老金收入大于支出的省份将多余部分上交,帮助资金缺口较大的省份。

然而,这一政策也带来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加大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复杂性,影响了财政纪律的稳定。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地方财政面临巨大压力,许多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等方式“变相”发债,暴露出财政缺口问题。

他强调,这一财政博弈不仅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与养老金改革紧密相连。地方财政存在的资金缺口,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在养老金体系中有所反映。因此,养老金改革必须考虑如何加强财政纪律的自我约束机制。

周小川还表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众多,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周小川:养老金制度改革要考虑企业竞争力、劳动者积极性|直击博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