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网格“微治理”汇聚“大能量”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满凤 通讯员 张凡)“大爷,窗外的废旧电话线已经清理干净了,以后刮风天再也不会吵您睡觉了。”近日,广阳区解放道街道网格员刘锦程一边利落地收拾工具,一边笑着对独居的尹大爷说道。

在解放道街道,像刘锦程这样的网格员还有很多,他们每天走街串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自家人”。

近年来,解放道街道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为了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解放道街道将辖区划分为83个微网格,并同步构建起“街道党工委书记—包居干部—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工作者”四级组织体系,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动动嘴就有人帮咱办。”提起街道的“点单式”服务,吉兴社区的居民们赞不绝口。解放道街道积极探索“群众点单、网格接单、党员办单”的服务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同时,整合部门资源、协同联动,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吉祥小区和都市花园小区的居民多次向网格员反映小区地下消防管网没有水,网格员及时上报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黄琬懿协调相关部门,通过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两个小区的物业公司主动承担起维修责任,自费对小区地下和楼内的消防管网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换,彻底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在万方街社区,一张精细的治理网络正悄然铺开。社区划分为5个党小组、36个网格责任区,网格员化身“六员”——政策宣传员、建设参谋员、文明引导员、民事调解员、群众服务员、民情信息员,活跃在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调解邻里纠纷、清理环境卫生、收集民情民意,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贴心人”。由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成为社区治理的“好帮手”。

解放道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同时,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志愿者队伍,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吉兴社区大胆创新,将快递员、外卖小哥和周边商户纳入网格治理队伍,探索出一条“动静结合”的治理新路子。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化身“流动网格员”,在送餐、派件途中,时刻留意社区道路积水、井盖缺失、电线垂落等安全隐患,或是发现居民家中冒烟、争吵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至社区专属网格联络群,成为社区的“移动探头”。

周边商户则担任“固定网格员”,在日常经营中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与应急支援,同时关注社区动态,发现可疑人员、安全隐患等及时向社区专职网格员通报,成为社区的“守望哨兵”。这种“动静结合”的网格治理模式,不仅扩大了社区治理的覆盖面,也提升了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处置效率。

截至目前,解放道街道已成功解决基层治理难题266件,将一张张“问题清单”变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清单”。下一步,解放道街道将持续深化网格化治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网格“微治理”汇聚“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