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李永珍
冬去春来,万物竞发。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蔗种植省区,广西各地陆续开始了新一年的甘蔗种植。南宁横州市广袤的丘陵地里,蔗苗长出新芽,冲破地膜探出头来,农户们细心照料,憧憬着好收成。
伴随着高频的嗡嗡声响,一架硕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拉升,急停,直角转弯……犹如精灵,在蔗田上空翻飞起舞。“这架喷洒除草剂的无人机看着普通,但是我们搭载了AI算法,通过AI路径规划和实时监测,能够精准识别农田边界并自动调整喷洒量,与传统人工喷洒相比,作业效率提升了10倍,一天可覆盖百亩农田。”高级工程师程琴向聚拢过来的农户和农业工作人员介绍。
目睹无人机的高效作业,农户们纷纷感叹,科技的应用不仅给传统产业节省了大量劳力,还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近日,广西农业科学院巾帼科技先锋队热作所分队在程琴的带领下,来到横州市校椅镇龙省村开展“农资送上门,技术送下乡,春耕生产有保障”活动。
此次活动既有科技加持,也有贴心服务。为践行“农资送上门”理念,巾帼先锋队积极协调资源,向当地农户赠送了价值2万多元的化肥和除草剂,切实解决他们春耕生产的燃眉之急。
在当地一家农业公司,巾帼先锋队实地考察了种茎加工生产线。团队发现甘蔗单芽杯苗种植过程中存在肥害等问题,随即结合实际情况,给该公司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蔗苗肥水管理优化方案。该方案不仅有效保障了单芽蔗苗的健康生长和分蘖,更为后续移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我们巾帼科技先锋队服务‘三农’的使命光荣,也大有可为。”远眺绿意盎然的蔗田,程琴感到重任在肩。她相信,通过AI技术与高效栽培技术的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定可以为这一“甜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