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廊坊日报
近日,游客在南京高淳国际慢城内的油菜花海里赏花游玩(无人机照片)。 神州大地春暖花开,人们来到户外赏花探春,乐享春日美好时光。新华社发(杨素平 摄)
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说的是深山里的春天要比外面的晚。其实,南北方的气候差别更大一些。但不管怎么晚,北方的春天终归来了。近日里午间去附近的小公园散步,已见柳黄花绽,一派春天的气息。
说起这柳树,原来也知道“柳暗花明”“垂柳依依”之类的词语,还有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真不知道,刚刚发芽的嫩黄色柳芽,是可以用 “柳黄”这个词来描绘的。百度一下,上面说得清清楚楚,而来源举例,竟然是元代赵孟頫的两句诗:“楼前山色横翠霭,湖上柳黄飞乱莺。(《赠相者》)”按现在年轻人的说法,真是“涨姿势”了。但百度似乎还是担心别人看不明白,特地又附了一个通俗的解释:“初春,别的树木枝条都还是灰褐色,春意就从柳条露出来了。这时候,最早报春的柳条开始转成了黄色。树林里,哪儿是柳,哪儿是别的树,老远就能很容易地认出来了。”
学问真是无处不在,但往往书到用时方恨少。当然,这也可以照鉴出自己学识的浅薄。原本只知道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被称为“王羲之第二”,同时绘画水平了得,官做得也还可以。但不知道他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应该也是赵家的“官后代”吧!赵孟頫写诗的水平不错,应该可以算是当时一位排得上号的诗人。前面说了,赵孟頫写过一首《赠相者》的诗,全诗是这样的:“吾闻伯乐善相马,一顾千金长高价。何人倜傥买权奇,满眼驽骀居枥下。张君年少目有神,走半江湖多阅人。我生瘦愞乏骏骨,浪许腾骧防失真。连朝春雨今始晴,花枝点眼生春情。楼前山色横翠霭,湖上柳黄飞乱莺。便须酤酒与君饮,醉倒花前犹满引。懒从唐举问流年,欲向德翁谋小隐。”其实,我的这位赵家前辈另一首写柳树的诗也是不错的,诗的题目叫《纪旧游》,诗中写道:“三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只是,这已经不是写柳黄而是写杨柳依依了。
让人嫉妒的是,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也不是一般人。她能诗善画、才华横溢,且颇有政治头脑。赵孟頫晚年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正在得意之时,赵夫人随填《渔父词》四首,劝其归隐。其一曰:“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赵夫人深知,这伴君如伴虎,何况其时赵家天下早已不复存在,你赵家的官二代跑去元朝为官,搞大了岂不是一身骂名?不如趁早弄一扁舟,小两口吟风弄月,吟诗作画,恩恩爱爱,比翼双飞。
不仅如此,赵夫人处理感情问题也堪称高手。赵孟頫官做大了,向他献媚的女人自然就多了,心里就开始有点心猿意马的劲头。但赵夫人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当然也没有逆来顺受,而是给老赵写了那首著名的《我侬词》,词中说:“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乖乖!结果怎么样?老赵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从此再没提过纳妾之事。
当然,这是桥段,较真不得的。我们再回到有关“柳黄”诗的话题上来。有关“柳黄”的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永丰坊园中垂柳》中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清江也在一首题为《赠淮西贾兵马使》的诗中也写道:“破虏功成百战场,天书新拜汉中郎。映门旌旆春风起,对客弦歌白日长。阶下逗鸡花乍发,营南试马柳初黄。由来吴楚多同调,感激逢君共异乡。”可见,古人写景,三言两语,着词不多,但那意境,那情致,又岂是吾辈所能企及的。
(作者简介:赵腊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