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吸引全球3200多个项目参赛丨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得到权威专家深度的指导,拓展了市场与客户资源、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获得研发新技术的“灵感”……这是企业对参加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后的真实感受和收获。2017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创设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前沿大赛已发展成为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

3月2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作为中关村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的总决赛将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届时将有多家创新企业同台竞技争夺冠亚季军。

人工智能参赛项目占比四分之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旨在密切跟踪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按照“全球邀约、自由探索、公开路演”的方式,遴选拥有国际领先前沿技术的企业和团队,打造高水平前沿科技展示的交流平台,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建设。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方瑢介绍,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主题是“前沿·开放·创新·共享”,举办时间是从2024年8月至2025年3月。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的总决赛将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

相比于第七届大赛,本届大赛在赛程设置上增加了半决赛环节,开展合作的区政府由第七届的8个增加至11个,同时领域赛由第七届的10个增加至14个。

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其中境外项目数量达到1298个,占比超四成。方瑢指出,新兴产业未来赛道创新动能旺盛。人工智能领域参赛项目数量达812项,其中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计算、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企业占比达到20.8%,参赛项目吸引了英诺天使、中科创星、招商局创投等10余家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脑机接口、基因治疗、激光质子刀、手术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参赛企业纷纷称收获颇丰

“参加本次大赛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合作伙伴,通过专家们专业的点评,给了我们研发新技术的灵感。”和泽启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第八届前沿大赛参赛企业,该公司CTO高腾表示,在参赛中获得的指导可帮助公司更精准梳理思路,持续进步,突破瓶颈,争取早日在国际上崭露头脚。

高腾介绍,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致力于通过融合式先进的脑机接口(BCI)技术。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国际市场,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和人工智能—生物智能的融合智能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第八届前沿大赛参赛企业,该公司董事长王豫介绍,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公司核心产品为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于2023年12月获批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填补了国际空白,率先实现了高难度骨盆骨折手术智能化治疗。“参赛中得到了权威专家深度的指导,获得了跨界资源整合的启发。通过与行业先进技术企业的交流,也获得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会。”

博睿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则是上一届前沿大赛的季军获得者,也是中国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李佳斌介绍,“公司形成无创、微创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在脑科学研究、精神与心理疾病筛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各类运动或语言功能方面的康复辅助等领域得到了顶尖研究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认可。”

前沿大赛对该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显而易见的帮助。李佳斌表示,博睿康通过参与前沿大赛高水平竞技平台,展示了其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通过媒体宣传和同行交流,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注。

谈及对于对脑机接口未来的设想李佳斌认为,未来脑机接口将不仅仅服务于神经损伤患者,它将逐渐渗透到医疗、教育、生活辅助等多个领域。比如在教育领域,脑机接口可以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脑机接口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控制,用户只需通过大脑就可以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空调、电视等。

大赛成创新企业“成长加速器”

据了解,前沿大赛自2017年启动以来,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吸引了海内外15000多个前沿科技项目报名参加,700多个优秀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脱颖而出,累计为219家优质前沿技术企业提供8亿多元资金支持,并精准提供场景需求对接、投融资、空间落地、创业辅导等系列配套服务。

“我们强化与业务处室、金融机构、特色园区、科服平台的联动,构建‘金融活水+管家服务+平台支撑’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打造创新企业‘成长加速器’”。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方瑢介绍,大赛优胜企业中15家独角兽企业全部纳入北京市企业“服务包”平台,为企业配备服务管家,部市联动+市区联动为企业解决融资、市场、出海、人才、空间等方面需求,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在金融支持方面,创新“前沿通”“前沿贷”专属产品,授信超10亿元润泽60+企业。通过与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社会投资机构协同,近3年,市级政府投资基金为16家大赛企业投资共计18.8亿元,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为74家企业投资共计24.04亿元,并带动社会资本融资300余亿元,其中7家企业获单笔融资超过1亿元。其中,第六届大赛企业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获得市级信息产业基金投资3亿元;北京长亭科技有限公司连续7年业绩翻番,2024年完成单笔融资达10亿元。

在平台服务方面,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30家企业先后对接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服务体系,其中质肽生物(潜在独角兽企业)借力昭衍新药毒理试验平台,完成新药试验“关键一跃”。

从成效来看,目前,已有19家参赛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61家企业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79家企业成长为准独角兽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前沿大赛已发展成为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李涛

责任编辑:梁燕(EN00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吸引全球3200多个项目参赛丨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