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梧桐树下V)
近年来,在双碳经济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浪潮下,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迎来技术革新与产能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带动相关工程建设市场加速发展。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工程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之一,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57,简称:中国瑞林)凭借深厚技术积淀与标杆项目经验,正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中坚力量,并即将于2025年4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开启资本赋能发展的新篇章。
深耕行业六十余年,铸就国家级工程标杆
中国瑞林前身最早是成立于 1957 年的“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先后隶属于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是国家有色行业 8 家部属甲级设计单位之一。发展至今,中国瑞林在有色金属冶炼工程建设领域已深耕六十余年。
从工程建设的产业链角度看,中国瑞林业务以工程设计咨询为核心,延伸包括工程总承包(EPC)、装备集成、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等环节;拥有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监理等行业和专项资质共 18 项,具备包括勘察、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装备集成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业务能力。
凭借多年在行业的深耕细作,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项目案例,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如江西铜业贵溪冶炼厂阴极铜产能 110 万吨/年,单厂产能位居世界前茅,入选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安徽铜陵金隆冶炼厂首次实现冷风闪速冶炼工业应用,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所用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阳谷祥光冶炼厂是国内第一座、世界第二座采用闪速熔炼+闪速吹炼技术的铜冶炼厂,项目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所用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24年排名,中国瑞林工程项目管理营业额位列全国第37位,境外工程总承包营业额挺进前25强;在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及“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分别位居第136位与第210位,彰显全球竞争力。
顶尖团队锻造技术护城河,全周期服务赋能产业升级
在技术密集型的工程建设领域,专家团队的厚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瑞林已组建起逾1,80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团队中正高级职称专家超180人,副高级职称人员逾500人,持有各类执业资格证书的工程师超600人。这支涵盖产学研多领域的顶尖团队,为公司技术攻关与项目落地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依托顶尖人才梯队,中国瑞林构建起了覆盖有色金属矿山露天开采、深井掘进、选矿提纯,到闪速冶金、熔池冶金、铜电解精炼、湿法冶炼、再生金属回收,以及冶金装备研发、生产智能化控制、烟气治理与固废资源化等全链条技术体系。尤其在闪速冶金、铜电解智能工厂、短流程节能工艺等领域,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中国瑞林拥有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能级创新载体,并牵头组建了有色重金属短流程节能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公司同时运营7个省级研发平台,包括江西省有色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业设计中心等。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及行业奖项逾1,100项,其中科技创新类奖项200余项、专利奖4项、工程设计咨询类奖项900余项,彰显深厚技术底蕴。
基于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中国瑞林可为客户提供从矿山规划、工艺设计、设备集成到施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模式,既强化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也形成了区别于同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驱动企业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
得益于技术壁垒与服务体系的双重加持,中国瑞林业绩表现稳健。2021至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0,499.41万元、261,665.30万元、286,613.65万元和247,408.12万元,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实现15,518.69万元、14,813.51万元、14,813.39万元和15,523.66万元,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
此外,据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中国瑞林在手订单为 57.69 亿元,在手重大合同主要为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背景企业的大型项目承担工程总承包和提供装备集成业务,为公司的后续增长注入较强的确定性。
“双碳”催化行业重构,技术输出撬动绿色转型
有色金属作为现代工业的“骨骼”材料,深度渗透建筑、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领域。在全球工业化升级与新兴技术迭代的共振下,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高出工业整体水平2.9个百分点。
但另一方面,矿山开采产生大量尾矿,冶炼过程排放含硫烟气,加工环节消耗巨量电能——全产业链年均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总排放的10%。叠加矿区历史遗留生态修复难题,行业绿色转型已迫在眉睫。国家“能耗双控”与“双碳”目标的双重约束,正倒逼行业打破“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路径依赖。
在此背景下,有色金属冶炼工程技术成为破局关键。通过工艺革新、装备升级与资源循环技术突破,行业正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中国瑞林凭借自身经验积累与技术优势,已推出富氧顶吹熔炼技术、顶吹转炉与NGL炉技术及闪速熔炼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在多金属固废处理、再生铜冶炼及海外大型铜冶炼项目中广泛应用,具备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特点。
在高效的资源回收利用方面,中国瑞林在再生金属回收和多金属固废处理领域成果显著,废旧蓄电池回收利用率高,能最大化捕集有价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公司主导设计的山东阳谷祥光项目是继美国肯尼柯特公司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座采用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双闪)工艺的铜冶炼厂,也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环保、节能、高效的现代化铜冶炼厂,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外布局成效初现,借力“一带一路”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工程设计咨询与工程总承包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长期主导全球市场,2023年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美资企业仍占据近四成席位。然而伴随中国工程技术企业持续突破关键工艺、构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以中国瑞林为代表的行业先锋正改写竞争版图,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工程合同额同比增幅达17.7%,技术输出型项目占比首次突破40%。
作为全球冶金工程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中国瑞林正在加速拓展国际业务,公司国外业务遍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印度、巴西、阿根廷、智利、菲律宾、南非、印度尼西亚、刚果(金)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客户包括嘉能可斯特拉公司(GLENCORE)、必和必拓公司(BHP)、力拓集团(Rio Tinto)、艾芬豪集团(IVANHOE MINES)、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等大型国际矿业集团,在国际工程项目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同时公司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政策机遇,承接了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 50 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印度 Adani 集团 KCL50 万吨/年新建铜冶炼厂项目、塞尔维亚波尔铜业冶炼厂扩建项目、以及印尼达瑞铅锌矿项目等多个项目,主要覆盖非洲、亚洲等地区。2021 年至 2024 年6月,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分别为 30,872.93 万元、42,520.02万元、52,115.45 万元和 18,134.76 万元,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本次上市也将在未来为中国瑞林的全球化发展带来强劲的资本助力,公司拟募集资金50,788.54万元,主要用于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和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旨在整体夯实和提升公司各板块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及完善公司目前研发结构,帮助公司在未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未来,在“双碳”政策红利与“一带一路”市场机遇下,中国瑞林将有望进一步在绿色冶金技术输出、再生资源循环体系构建、全球矿业供应链重塑中扮演关键角色,不仅为自身打开成长天花板,更将助推中国从“冶金大国”向“冶金强国”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