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五次叩门赢来的信任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深秋的晨雾尚未散尽,老林挂面厂的麦香味已从门缝里钻出来。第五次推开那扇斑驳铁门时,老林正弓着腰调试新设备。伴随和面机的轰鸣声,面粉在晨光里飘洒,恍惚间我仿佛又看见了去年盛夏他额角滚落的汗珠——那是我与这扇铁门、与老林之间故事的起点。

  第一次叩门:滚烫的8月与冷硬的质问

  “更衣室?洗手池?生产个面条还要这些花架子?”去年8月的一天午后,老林攥着我递去的28条整改意见单,眉头拧得像揉坏的面团,身后是沾满面粉的锈机器。我指了指墙角发霉的麻袋:“林老板,面袋子长毛和车间长菌,道理是一样的。”一阵沉默,我知道,有些话比烈日更灼人。

  第二次叩门:暴雨冲刷出的转机

  9月的一天,手机突然跳出老林的视频请求。镜头扫过新砌的隔水墙:“阳科长,你说的排水沟真神了!”画面里,漫过脚踝的泥浆在面粉垛前戛然而止。他举着手机转圈,满脸笑容,声音充满喜悦:“要是等投产再改,我这老本都得泡汤!”视频挂断前,我听见他嘀咕:“这些规矩还真是挺有用的。”

  第三次叩门:笨拙却认真的火柴人笔记

  山城的冬雨编织成细密的网。老林指着砖缝的霉斑打比方:“您说的功能分区,我琢磨着像切腊肉——肥瘦分开才香。”他突然摸出裹着塑料袋的笔记本,“生熟分区”旁画着几个“火柴人”,线条笨拙却认真。那一刻,我仿佛看见规矩的种子正在抽芽。

  第四次叩门:腊梅香里的转身

  再去时,恰逢腊梅初绽。老林正给参观人群讲解:“以前觉得这些规矩捆手脚,现在倒成了我的金字招牌。”他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检验室:“这是保证质量的‘铁面判官’!”曾经认为是“捆手脚”的规矩,如今成了他讲解时的底气。拍照的闪光灯里,我忽然想起初见他时的场景——那个对着整改意见单跳脚的汉子,此刻腰板挺得笔直。

  第五次叩门:丈量信任的银丝

  “等新车间建好,我们就能申请生产许可证了!”老林指着规划图,言语里满是自信。暮色中,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我望着车间蒸腾的热气想:市场监管工作何尝不是揉面?要经历冷水的抗拒、揉搓的疼痛、醒发的等待,才能让规矩与生计真正融合,拉出韧而不断的长情。

  离开时,已是满天繁星。月光下,我想起这五次叩门间细密生长出的信任。真正的监管不是冰冷的尺,而是带着体温的绳——既丈量安全的底线,也编织发展的经纬。那些曾被视作枷锁的规矩,终会在理解与汗水中,发酵成托举梦想的麦香。

□重庆市云阳县市场监管局 阳春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五次叩门赢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