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拼多多(PDD.NYSE)发布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四季度实现营收1106.1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总营收为3938.4亿元,同比增长59%。
这是拼多多启动“百亿减免”后的首份财报,尽管四季度24%的同比增速在电商大盘中仍处领先,但与前几个季度相比,拼多多的营收增速已明显放缓。
正如拼多多在前两个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中所预告的,本次财报的背后,这家过去高速增长的电商巨头正主动慢下来,转向对平台生态的投入。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提到,今年1月初,拼多多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旨在统筹各项业务团队,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持续优化商家经营环境。同时,拼多多要通过一系列新质供给扶持政策入手,通过实打实的费用减免,为商家运营降本增效,引领平台进入以质升级的新阶段。这意味着,在财务指标与平台生态之间,拼多多将后者放在了价值坐标系的更中心。
财报之外,拼多多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百亿减免”累计为超千万的商家实现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就为商家每年降本数十亿,“电商西进”带动平台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的首批项目先后助力上千个农牧产区、产业集群逐步转向“新质供给”的发展阶段。营收放缓之中,它们是拼多多的新故事。
发力平台生态,“新质供给”
“通过一系列新质供给扶持政策入手,通过实打实的费用减免,为商家运营降本增效,引领平台进入以质升级的新阶段。”财报电话会上,赵佳臻谈及拼多多的未来发展时表示。
尽管四季度是传统电商销售旺季,但财报显示,该季度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7%、来自交易服务的营收同比增长33%,相较上季度,拼多多广告和佣金收入的同比增速都有所下降。持续改善平台商家经营环境的目标之下,拼多多通过“实打实的费用减免”,让利给商家。
四季度,拼多多“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先后走进六安婚纱、惠东女鞋、青浦母婴、泉州纸尿裤、内蒙古酸奶糕、临夏牦牛肉、佛山开心果、广西脆蜜金桔等地区。在广西融安,商家肖友菊透露,在“百亿补贴”流量+现金扶持下,她原价四斤一百三四十元的脆蜜金桔能够便宜近四十元,“一开始就卖得很轻松”。而在平台扶持带来销量和利润空间双增长的情况下,肖友菊将更多钱投向了购置糖果包装机,对每颗金桔都进行独立包装,改用顺丰物流发货等环节,收购金桔时对品相、质量的要求也较往年提升。平台营收放缓,但商家进行品质、服务升级的空间提升了。
▲融安掀起“脆蜜热”,当地村民通过分拣、打包也能月收四五千元。(摄影 李孟麟)财报中上升的一项重要数据是拼多多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拼多多全年研发投入达127亿元,同比增长16%,主要用于商家运营、平台治理及售后服务的技术升级。
记者了解到,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推出了“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预警”“优化仅退款”“促进商家净成交”等多项举措,保障商家权益。今年3月,拼多多“商保会”针对上述举措还向平台商家发放了数万份线上问卷。调研结果显示,73%的商家认为平台优化“仅退款”的措施“十分有用”,82%的商家认为平台提升商家权益保障方面的举措“比较有用”,超六成的商家表示促进商家净成交新举措“十分有用”。
拼多多“商保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与商家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得到了积极的反馈,接下来,平台还将在此次座谈会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持续搜集商家反馈意见,优化提升商家权益保障工作。”
在这背后,是电商行业正从增量迈入存量的竞争,开始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拼多多看到了在生态和产业纵深上发力的必要性。
“我们看到在一些产业链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同质化竞争情况,长期的同质化供给会导致商家的利润被不断压缩,创新的动能以及投入的力度也会受到极大抑制。”赵佳臻表示。从过去一年拼多多“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百亿减免”等举措来看,拼多多正着力将“减免、扶持、治理”等多重措施落实到平台运营、商家经营、产业转型、物流升级等行业的各个环节,为平台的优质商家“减负”,创造更多优质商家、商品和服务的生长空间。
“日用百货以前就是比拼一分钱、一毛钱的售价,‘低价风险预警’功能上线以后,大家不再盯着价格比拼,更关注产品质量。”一位商家在今年3月的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首场座谈会上表示,随着平台生态的治理,更多产业带在拼多多转向了高质量发展。
“从消费端来看,我们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也为广大消费者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更丰富、更实惠的优质供给,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信赖度,也进一步激活广大消费者的新需求。更多优质商品涌进城市及县域市场,满足了更加多元细分的消费需求。”赵佳臻表示。在电商行业面临消费者高性价比敏感与品质升级双重需求的难题之下,拼多多正尝试从生态建设、优质供给扶持中找出答案。
激活产业纵深,生态共赢
随着电商竞争进入新的阶段,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正在进入连接、激发新兴消费、推动产业升级的新阶段,将“蛋糕”做大。
2024年9月,拼多多在首创中转包邮模式的基础上,宣布所有商家在西藏、青海等西部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由平台承担,进一步加速“电商西进”步伐,激发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电商西进”带动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并为偏远地区的近亿消费者实现了“全面包邮”的电商普惠。
春节期间,拼多多发布的《2025年夜饭报告》数据显示,受“电商西进”的推动,甘肃、西藏、青海等地区的水饺订单量同比暴增371%;东部地区的海参、鲍鱼等海鲜水产也在西部迅速走俏,订单量同比增长183%;进口开心果在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97%。
▲拼多多电商西进让甘肃牧区消费者也买到热带水果。进一步激发西部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拼多多也在推动西部产业优质供给向外走。春节期间,甘肃临夏枹罕镇的牦牛肉首度走出西藏、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成功拓展到江浙沪、两广等东部市场。拼多多启动“年货节”项目后,当地牦牛肉商家的日订单量很快达到数千单。此外,甘肃、内蒙等地的羊肉、牦牛肉、酸奶糕等特产也在加快进入东部地区消费者的餐桌。
四季度,拼多多在农研科技方面的投入也在继续。拼多多长期投入的“多多农研大赛”“全球农创客大赛”“科技小院”“农研基金”等农研项目,2024年12月,拼多多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收官,6支决赛队伍利用前沿科技设计的“新农田”,在单产、总产、效率、能耗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并在市场化的探索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在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以农业起家的拼多多正在以对农研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和推动带动产业升级,将更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埋入农业现代化,也为电商行业的未来埋下更多可能。
▲在第四届多多农研大赛中,上海农科院队为植物工厂的生菜进行补光。(摄影 倪永孝)中国社科院大学最新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多多课堂”“农云行动”等举措,拼多多至今已累计带动逾3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超2000万农业生产者参与到数字经济当中。此外,报告提到,综合商家端就业、仓配物流端就业等维度指出,拼多多平台商家数量已达到1420万家,在国内累计激发就业岗位达到5532.1万个。
“过去几个季度,我们在生态建设上的坚定投入,帮助平台更好地应对了消费变化、产业转型以及行业竞争,引领电商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2025年,拼多多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平台的数字化优势,扩大“新质供给”的上行规模,持续普惠广大消费者的美好生活,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的共赢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