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图为曲周农大路坑槽挖补修复现场。 孟现杰 摄通讯员 李丽红
入春以来,为全面提升道路环境水平,曲周县聚焦治脏、治乱、治绿“三治”标准,突出垃圾治理、绿化提升、乱象治理3个重点方面,坚持全县上下一盘棋统筹推进,不断掀起“道路整治提升2025年春季行动”新热潮,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绿”的道路通行环境。
形成道路整治新局面
该县坚持高位组织推进,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的指挥部,组建由交通、交警、自规、环保等部门和全县10个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了《曲周县道路整治提升2025年春季行动实施方案》。在做好国省干线和县道整治提升的同时,将全县乡村道路一并纳入整治范围,明确11个县级干部包联重点道路和乡镇,成立5个督导组,实行日报告工作制,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协同、乡镇联动,齐抓共管、共建共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打造道路绿化新景观
利用春季绿化黄金季节,该县对县域道路绿化工作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应绿尽绿、非硬即绿、绿则达效”原则,启动3项绿化行动,打造道路绿美新景观。
实施绿化“补妆”行动。全面排查县域道路绿植情况,对死株枯苗、缺株断垄及路侧空地留白等进行增植、补植,确保道路绿化、美化效果。
实施绿化“修容”行动。修剪、移除道路中央绿化带及路侧影响车辆、行人通行和遮挡标识标牌的绿植、树木,及时清理树木枯枝、病虫枝,开展绿植返青水浇灌,确保道路绿植形象美观、通行“视线通透”。
实施绿化工程建设。开展干线公路绿化、东环南延绿化、馆蝉线过村段绿化3项绿化工程,总投资510多万元,优化树种、提升景观效果,使道路绿化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焕发道路形象新风貌
秉持道路精细化管理提升理念,该县结合春季道路管护特点,实施3项举措,全力做好道路养护。
实施道路小修保养。对县域内通武线、齐邯线、永河线3条国省干线47.167公里,实施坑槽挖补、标线喷划、沥青灌缝等作业,消除道路病害,总投资283万元。
加强道路保洁管护。“三机一体”全方面、无死角、不间断开展道路洗洒保洁,规范管理道路沿线、中央隔离带垃圾杂物和过村路段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使路界内“干净整洁无杂物”,路界外“规范有序无堆积”。
高标准打造道路边沟。对道路两侧边沟农作腐物、杂草、枯枝败叶、废弃物等积存垃圾和零散垃圾进行集中清运,高标准打造国道齐邯线、通武线北段和环城路边沟示范段40多公里,增强道路稳定性和美观性。
激发道路运营新机能
按照道路治损提质原则,该县实施道路大中修和安防设施建设,实现道路状况质的提升。
实施大中修工程。谋划实施西北环大中修和通武线北段大中修工程,对道路进行铣刨罩面维护,全长14.98公里,总投资2870多万元,提升干线道路技术性能。
实施安防设施工程。谋划实施通武线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和农村公路安防建设工程,总长152.88公里,总投资2900多万元,对道路平交道口、过村路段、中央隔离带、标志标线、安防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加强道路附属设施维护。加大国省干线和地方道路交安设施排查力度,及时修复缺失、损坏道路标志标牌、警示桩、安全护栏等设施,保持道路安全设施完整。
呈现道路秩序新常态
按照硬隔离、强治理工作思路,该县建设馆蝉线过村段治理样板路,示范驱动,提质扩面,打造全县“交通安全、经营有序、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道路通行环境。
硬隔离。在馆蝉线过村段两侧采用长城墙修建、街边硬化和绿化等方式,实现路面与沿路商住户物理隔离,现实上形成路户分家。
强治理。实行县包乡、乡包村、村包路段网格化管理,落实商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制;乡镇和交通、公安、环保、自规等部门,联合对公路沿线两侧非法洗车加水点、停车场、废品站等“小散乱污”场地设施和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马路市场,坚决予以制止、取缔。
提质扩面。全县其他国省干线和县道,借鉴治理,一路一策,实现全县道路秩序治理规范、有序,形成新的道路治理常态。
据悉,曲周县道路整治提升春季行动将持续开展至今年5月底。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人员1.2万余人次,机械设施900多台班,绿化补植26.61万多株、修剪3000多米;整修路肩边沟45公里,清理垃圾杂物1500多方;施划道路标线1.8万多平,清理占道经营、非交通标志等300多处,拆除有碍观瞻物80多处,使全县的路域环境水平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