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李 华
本报讯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发布的《2024年度湖州市投诉监管信息权威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7.2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70.17万元。
数据背后,是一整套创新机制与民生温度交织的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新实践。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加快推进“放心消费在湖州”建设,打造消费维权高效处置机制,依托“12345”“12315”服务热线平台,进一步规范办单流程,实现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为100%,助推消费维权驶入快车道。
随着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消费维权装上了“数字引擎”。近日,德清县揭牌成立化解消费纠纷的“中枢大脑”——消费投诉举报处置中心,以“一站式五心服务、全链条闭环处置、数字化智慧赋能”为核心定位,整合消费维权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投诉举报“统一受理、分类处置、闭环管理”。
在消费纠纷调处过程中,我市组建由市场监管老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热心市民等组成的一线调解队伍,开展一对一调解,做到“小矛盾不出驿站,大纠纷不出社区”。
“作为新时代的消费形态,数字消费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引领着消费市场的新方向,随之而来的,数字消费纠纷增长较快。”市市场监管局介绍,从前端源头治理破题,约谈大型平台企业,引导辖区内投诉量较大的市场主体开通在线纠纷解决(ODR)功能,提升消费纠纷源头处置能力。
在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个个消费维权站点逐步建立,集纳了消费维权电话、调解员信息、消费投诉举报受理流程等内容,还设置了24小时消费纠纷处置岗位,实现消费维权处理“不出服务区”。
从全省首推“乡村放心消费”行动计划到建立健全村级消费维权体系,从多个景区试行无理由退货兜底制度到出台全国首个营业性演出退票规范……我市深化放心消费单元建设,“放心消费”品牌建设呈现出全域开花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