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新闻网
“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预计全年生产布匹3000万米,销售额将再上新台阶!”老关自信的语气中透露出企业家特有的坚定和从容。
老关何许人也?他缘何带领一个县域小微企业成为行业翘楚,产品畅销海内外?带着疑问,近日,记者走进地处曲周县城东侧的邯郸富亿达纺织有限公司。
老关,姓关,名忠信,是邯郸富亿达纺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眼睛深邃,鼻梁高峻,腰板笔挺,脚步轻快而有力量,一举一动无不透露着稳重、干练和豁达,这是他十多年商海的沉淀。
年轻时,关忠信当过乡镇干部,也曾经在南方打拼多年。2010年,他响应政府号召,毅然放弃在浙江做得风生水起的染料生意,回到家乡曲周创建了一家纺织公司。
以恒心办恒业。
创业伊始,关忠信就确定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和打造百年老店的远大目标。十几年来,他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地在纺织行业摸索前行,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拼劲、冲劲,把无资源、无市场、无研发团队的“三无”公司打造成为河北省唯一一家集织布、磨毛、定型、印花、污水治理于一体的新型纺织出口企业。
“电话打不通,肯定是在车间嘞!”
当日,在车间主任王书香的引领下,记者在纺织生产车间见到了正在巡检的老关。偌大的车间,地面上几乎找不到一个线条、一块碎布,干净如洗。
“织布机像人一样有灵性。哪台有没有正常工作,一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来。”行走在排列有序的230台无梭喷水织布机走廊,老关自信地说。
“哒哒哒……”无梭喷水织布机整洁有序地工作着,只见密密匝匝的经线和纬线有规律地相互交织,一卷卷洁白的布匹从织布机上缓缓滑出。
“我们每天生产布匹7万多米,80%销往印度尼西亚。”公司销售经理关旭峥说话间,只见一辆装运着240万米长化纤磨毛布的集装箱卡车从公司缓缓驶出,前往天津港口,再“漂洋过海”直抵印度尼西亚。
在印度尼西亚,以富亿达公司化纤磨毛布为原材料生产的服装、床单、床罩等日常必需品成为当地百姓的最爱,并遍销世界多地。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尼西亚每50条床单中就有一条是以富亿达公司原料所造的。除印度尼西亚外,富亿达公司产品还销往坦桑尼亚、南非等国家。2024年,公司经营额达8000多万元。
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国外客户,为何对富亿达公司的化纤磨毛布匹如此情有独钟?
记者从老关手中的那块布料上找到了答案。只见布料洁白匀密,轻轻抚摸,感到丝滑顺柔、轻盈透气,像是一件艺术品。
关忠信介绍,该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均通过国际公认的质量和诚信最高基准SGS检验认证。产品质量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其中化纤磨毛布工艺质量连续8年在业内遥遥领先。他举例说:“化纤磨毛布业内公认的优秀标准是疵品率能够控制在3%以内,而富亿达公司的化纤磨毛布,疵品率已经成功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国际一流产品成为富亿达公司享誉海内外的“金招牌”。
一位印尼客商曾形象地描述:将上百件不同公司的布料样品摆放到桌子上,一眼就能辨识出哪块是富亿达公司的产品。在化纤磨毛布产品层面,中国的富亿达可谓一枝独秀。
成功的背后是关忠信的坚韧和拼搏,他是业内公认的“拼命三郎”。
每天凌晨四点钟,关忠信办公室的灯准时亮起。看书“充电”,筹备晨会,解剖问题……年近花甲的他,迎着晨曦微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一说起纺织产业,很多人都认为不好干,前景不明朗。然而,在关忠信看来,纺织行业是一个永远年轻的朝阳产业。农民出身的他,始终用“土办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就拿织布来说,生产化纤磨毛布采用的是无梭喷水织布机。生产过程中,机器上的泥污和水垢很容易造成白色磨毛布布面污染。一直以来,业界都是通过漂白清洗的办法去除。但漂白剂多呈碱性,直接影响后期印染着色效果,技术攻关多次也收效甚微,这让国内外印染厂家很是无奈。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关忠信。为此,他一头扎进纺织车间,盯着机器,仔细观察泥污和水垢走向,认真记录每天的数据,用心探寻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坚持就是45天。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关忠信在织布机上加了卷帘,布卷外面再挂上加装PVC管的布帘,成功破解了布料污染问题。多年来,善于钻研的他,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自主研发了不停机洗车法、弹棉花式蓬松机等大大小小近百项发明。
爱拼就会赢。老关始终保持着拼的精气神,“拼”学习,每天晨会雷打不动,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凝心铸魂;“拼”管理,坚守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化公司内部管理,营造真心做事、真诚干事浓厚氛围……苦练内功,以实干推动企业行稳致远。
乘着新时代新征程的春风,富亿达公司在关忠信的带领下,一定会拼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魏荫莱 通讯员 韩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