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张曌 通讯员 陈倩 卢斌) 近日,在常山县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的走廊上,发生了惊险一幕。84岁的老人吴舍娜在探望住院的儿子时,心脏骤停,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医院医护人员迅速响应,争分夺秒投入抢救,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现场医护人员回忆,当时,老人毫无预兆地晕厥在走廊上,陷入昏迷。医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启动999呼叫系统。在医院行政楼办公的院内感染管理科副主任刘文学听到呼叫后,迅速赶往事发地点。“我到的时候病人已经躺在地上,其他医护人员已经开始抢救了,我赶紧跪到病床上给她做心脏按压。”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刘文学迅速加入抢救队伍。
经过紧急抢救,老人的病情初步得到控制,随后被紧急送往ICU进一步治疗。几天后,经医护团队综合评估,老人身体状况趋于稳定,从ICU顺利转至普通病房继续调养。“太感动了,那么多医生护士全力以赴抢救,真的特别感谢他们!”吴舍娜的儿媳妇王慧军感激地说。面对家属的谢意,刘文学表示,这是出于本能反应,自己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急救早已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据悉,老人10年前植入过心脏支架,此次发病可能与天气变化有关。常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疗组长、副主任医师占江鸿提醒市民,在天气温差较大时,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突发胸痛、胸闷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心肺复苏(CPR)极为关键,发现病人发病后,在一两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达90%,每延迟一分钟,成功率就会下降10%。”
目前,老人在普通病房持续接受治疗,身体恢复状况良好,近期有望康复出院。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常山县人民医院完善的应急抢救体系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后续,医院还将持续加强应急演练与医护培训,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