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东海研究 | 电子:AI Agent产品Manus亮相,AI眼镜驱动消费电子新一轮增长

(来源:东海研究)

证券分析师:

方霁,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3060001

联系人:

董经纬,邮箱:djwei@longone.com.cn

// 报告摘要 //

电子板块观点:AI Agent产品Manus发布,能根据用户指令直接交付完整成果,推动AI范式转型,建议持续关注AI模型、AI应用层面落地进展;MWC 2025顺利开展,雷鸟创新、三星、星纪魅族、传音等各厂商AI眼镜新产品亮相,推动消费电子市场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

国内Monica.im团队发布AI Agent产品Manus,推动AI范式转型,建议持续关注AI模型、AI应用层面落地进展。3月6日,国内Monica.im团队推出全球首款自主AI Agent产品“Manus”,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复杂任务指令时,Manus能够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提示或干预,自动规划出合理的执行步骤。在演示demo展示的案例中,Manus能够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执行能力。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绩,超越GPT-4Turbo,在基础任务的测试中,Manus已经接近人类水平(Manus,任务准确率达86.5%、中级任务为70.1%、高级任务为57.7%,而人类在GAIA测试中的平均准确率为92%)。目前由于算力限制,Manus仍采用邀请码制。Manus的发布或加速AI Agent商用化,推动AI在to B、to C层面的落地,但实现真正意义上AGI的过程中依然需要面对包括模型能力、自主能力、任务泛化能力等领域的多个挑战,建议保持关注。

MWC 2025顺利开展,AI眼镜等新产品亮相,推动消费电子市场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2025年3月3日至6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5)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届展会以"连接"为核心主题,共逾2700家全球企业参展,其中中国企业超过300家,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荣耀、TCL、联想、科大讯飞等中国企业纷纷亮相,展示内容涵盖全系列、全场景的5G-A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最新旗舰智能手机、PC、AR智能眼镜等多款可穿戴终端产品。从AI眼镜方面看,雷鸟创新发布RayNeo Air 3s(沉浸式音频+200英寸虚拟屏)、RayNeo X3 Pro(全彩AR显示+实时翻译)及RayNeo V3(AI摄像+三麦克风阵列);三星首次公开展示了首款Android XR头显Project Moohan,该设备搭载骁龙XR2+ Gen2处理器和双4K Micro-OLED屏幕;传音推出AI Glasses Pro;星纪魅族StarV Air2以44克超轻机身和13国外语实时互译功能,上市首季市占率达41.5%,领跑全球市场。其同声传译功能支持手机/眼镜双端同步显示,翻译响应速度提升40%。根据IDC,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275万台,同比增长107%。长期来看,AI眼镜有望成为AI端侧应用的新的增长点。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39%,申万电子指数上涨2.74%,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35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9位,PE(TTM)60.56倍。截止3月7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2.85%)、电子元器件(+2.50%)、光学光电子(+3.51%)、消费电子(+1.96%)、电子化学品(+3.49%)、其他电子(+1.94%)。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缓慢复苏,国内技术不断进步,长期看电子科技行业的成长机遇依然较大。建议关注:(1)AIOT板块,关注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长光华芯、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4)消费电子周期有望筑底反弹的板块。关注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射频的卓胜微、唯捷创芯,存储的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艾为电子、思瑞浦,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宏微科技。

风险提示:(1)宏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风险;(3)国际贸易规则收紧风险。

// 正文 //

1.行业新闻

1)MWC 2025: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协同,“中国力量”重塑全球科技版图

3月3-6日,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据官方披露,MWC 2025吸引逾2700家全球企业参展,其中中国企业超过300家。本届MWC,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荣耀、TCL、联想、科大讯飞等中国企业纷纷亮相,分享其最新发展洞察与创新成果。展示内容涵盖全系列、全场景的5G-A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最新旗舰智能手机、PC、AR智能眼镜等多款可穿戴终端产品。(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2)博通2025财年第一财季AI收入激增77%

博通公布了截止至2025年2月2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具体来看,Q1营收达到了149.16亿美元,同比增长 25%,高于市场预期的146.1亿美元。CEO陈福阳表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和调整后的EBITDA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I半导体解决方案和基础设施软件业务的强劲推动。从业务构成来看,博通在这一季度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收入达到了82.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而基础设施软件收入则更为亮眼,达到了67.04亿美元,同比增长47%。此外,与AI相关的收入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77%,达到了41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超大规模合作伙伴对AI XPU(某领域专用处理器)和AI数据中心连接解决方案的持续投资。(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3)苹果发布搭载M4芯片的全新MacBook Air

3月5日晚间,苹果公司正式发布了搭载M4芯片的13英寸与15英寸MacBook Air新机型。此前,在发布搭载M4芯片的iPad Pro时,苹果表示其单核和多核任务性能相比M3芯片提升了约20%。据苹果官方数据,M4芯片的性能相比搭载英特尔芯片的MacBook Air提升了最高23倍,而相对于M1芯片的机型实现了两倍的性能提升。此外,新款MacBook Air支持在屏幕开启状态下同时连接两台外部显示器,而这一功能在M3版本中仅限于屏幕关闭时使用。(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4)高通发布X85 5G芯片:峰值速率12.5Gbps

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高通正式发布了全新的X85 5G调制解调器-射频系统。作为高通第八代5G调制解调器到天线解决方案以及第四代AI驱动的5G连接系统,这款产品专为下一代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设计,能够提供最高达12.5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它不仅支持无缝的流媒体播放、高速下载与上传,还能够在网络拥堵区域提高连接可靠性,延长设备电池寿命,并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据了解,高通X85是业内首款支持高达400MHz下行链路带宽的基带方案,这也是目前行业内可支持的最大带宽。通过充分利用现有频谱资源,X85实现了12.5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为用户带来更卓越的网络性能。(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5)台积电宣布计划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美国芯片生产

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计划对美国工厂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以提升其在美国本土的芯片产能,并支持总统特朗普壮大国内制造业的目标。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周一在白宫与特朗普一同公布了公司扩大美国业务版图的愿景,这一布局始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020年。特朗普表示,此举意味着“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将在美国本土制造”。魏哲家表示,将在已规划的650亿美元投资的基础上追加这笔投资,将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6)安森美提议收购芯片企业 Allegro,预估 69 亿美元

安森美3月5日披露,计划以每股 35.1 美元、共计 69 亿美元(当前约 500.29 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收购芯片企业 Allegro MicroSystems,这一价格相较 Allegro 二月末收盘价高出 57%。作为参考,安森美自身目前市值约为 196 亿美元。Allegro 由日本三垦电气于 1990 年在美设立,三垦也是该企业目前的最大股东。Allegro 主营传感器、功率 IC 和光子学半导体业务。安森美称 Allegro 的产品线可补充其在面向汽车、工业和 AI 数据中心的智能电源和传感器方面的领先地位。安森美已为迅速完成对 Allegro 的收购进行了谈判和融资上的准备。(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7)国家统计局:2月份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电子半导体材料价格、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均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解读2025年2月份CPI和PPI数据,一是CPI中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二是工业品需求稳步释放,相关行业价格小幅上涨。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3.0%,电子半导体材料价格同比下降9.7%,汽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均有所收窄。(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8)因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疲软,4Q24 NAND Flash营收季减6.2%

根据TrendForce,2024年第四季因PC、智能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厂商持续去化库存,供应链大幅调整采购订单,造成NAND Flash价格反转向下,平均销售价格季减4%,整体出货位元也下滑2%,整体产业营收为165.2亿美元,较2024年第三季减少6.2%。分析2025年第一季市况,尽管供应商已开始积极减产,仍难以避免传统淡季效应,包括Server等各项终端产品备货速度已放缓,预估在订单量、合约价皆大幅衰退的情况下,第一季NAND Flash整体产业营收可能季减高达20%。然而,随着减产加上价格于第一季逐步触底,预期下半年可望重回上升轨道。(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9)2024Q4全球PC GPU出货量环比增长6.2%

市场研究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发布报告称,2024年四季度全球面向PC的图形处理器单元(GPU)出货量达7800 万台,同比增长0.8%,环比增长6.2%。PC CPU 出货量则达到了7200万台。总体而言,预计从2024年到2028年,全球GPU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并在预测期结束时达到 30.08 亿台的安装量。未来五年,独立 GPU (dGPU) 在 PC 中的渗透率将达到 15%。(信息来源:芯智讯)

10)士兰微电子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一期)全面封顶

士兰微电子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厦门士兰集宏一期)正式封顶。该项目争取在今年年底实现初步通线,明年一季度投产,到2028年底最终形成年产42万片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的生产能力。项目的建成,将能较好的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所需的碳化硅芯片需求,并有能力向光伏、储能、充电桩、Ai服务器电源、大型白电等功率逆变产品提供高性能的碳化硅芯片,同时促进国内8英寸碳化硅衬底及相关工艺装备的协同发展。(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3.行情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39%,申万电子指数上涨2.74%,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35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9位,PE(TTM)60.56倍。

截止3月7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2.85%)、电子元器件(+2.50%)、光学光电子(+3.51%)、消费电子(+1.96%)、电子化学品(+3.49%)、其他电子(+1.94%)。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下跌3.29%,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2.88%。

本周半导体细分板块涨跌幅分别为:品牌消费电子(+4.62%)、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1.60%)、半导体设备(+4.53%)、面板(+3.42%)、被动元件(+2.80%)、LED(+2.73%)、数字芯片设计(+3.32%)、模拟芯片设计(+3.65%)、印制电路板(+2.38%)、电子化学品Ⅲ(+3.49%)、光学元件(+4.51%)、半导体材料(+0.68%)、其他电子Ⅲ(+1.94%)、集成电路封测(+1.42%)、分立器件(+3.52%)。

我们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并将相关信息更新如下。近期大部分海外科技厂商发布了2024年四季度财报,且业绩大多取得了环比改善,本周涨幅居前的为思佳讯(+8.93%)、阿斯麦(+3.26%)和恩智浦(+3.23%)。

4.行业数据追踪

(1)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但自2024年9月起,DRAM现货价格略有承压,NAND Flash合约价格大幅下滑,2025年1月有所回升。

(2)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IT面板价格逐渐企稳。

5.风险提示

(1)宏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在宏观经济复苏过程中,若实际经济表现未能达到预期,可能导致需求端承压,进一步引起企业库存堆积,影响盈利表现;

(2)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风险:AI云与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在商业化层面仍有痛点亟待解决,若应用落地不及预期,或导致相关企业产品出货受到影响;

(3)国际贸易规则收紧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和相关进出口规则进一步收紧,可能导致相关芯片、设备、原材料紧缺,或造成半导体供应链风险。

// 报告信息 //

证券研究报告:《AI Agent产品Manus亮相,AI眼镜驱动消费电子新一轮增长——电子行业周报2025/3/3-2025/3/9》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声明 //

一、评级说明:

1.市场指数评级:

2.行业指数评级:

3.公司股票评级:

二、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以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采用合法合规的数据信息,审慎提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本报告仅供“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员工及经本公司许可的机构与个人阅读和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保证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问应当咨询独立财务顾问并独自进行投资判断。

四、资质声明: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已经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我们欢迎社会监督并提醒广大投资者,参与证券相关活动应当审慎选择具有相当资质的证券经营机构,注意防范非法证券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东海研究 | 电子:AI Agent产品Manus亮相,AI眼镜驱动消费电子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