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要求品牌服饰挂驼绒原料吊牌 驼绒企业推动原料品牌化发展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唐红梅)买衣服时,消费者会查看吊牌,上面有品牌名称、原料成分、执行标准、生产商等信息。

   如果有些含驼绒成分的品牌服饰有两个吊牌,其中一个是原料吊牌,这有可能是来自新疆玉泰驼绒纺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玉泰驼绒)的驼绒半成品。

   “用我们的驼绒就得挂我们的原料吊牌,哪怕我们拿出部分利润,自己花钱做吊牌,也要把新疆驼绒的优势推出去。”说这话的是新疆玉泰驼绒的总经理刘岩。

  在位于头屯河工业园的新疆玉泰驼绒纺织品有限公司展厅,工作人员在整理展品。记者唐红梅摄

   刘岩语气坚定地说,新疆有很多优质资源,如何让优质资源产生更大价值,需要持续探索和推进,而在让驼绒成品和半成品品牌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公司正在发力。

   新疆玉泰驼绒是全国首个国家驼绒产品开发基地。目前,企业一方面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服饰,生产驼绒被、驼绒披肩、驼绒大衣、驼绒滑雪服等服装服饰及饰品,并在自己的品牌门店销售。另一方面就是生产驼绒半成品,向国内一线品牌服饰供货。

   3月10日,在位于头屯河工业园的新疆玉泰驼绒的生产车间,有粗梳生产线和细梳生产线,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分梳机,将一批批分梳出的驼绒取出,一部分转运至企业的制衣车间,另一部分是向国内服装品牌合作方供货。

  在位于头屯河工业园的新疆玉泰驼绒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生产线查看驼绒。记者唐红梅摄

   刘岩介绍,从养殖基地收购来的驼绒是初级原料,需经过人工分选、去杂、洗涤等步骤后,才能走上粗梳生产线。

   一般一公斤驼毛经过开松、梳理后,将绒和毛分离,经过称重后,仅剩下600克的半成品驼绒。

   半成品的驼绒再次经过人工分选后,才能进入精梳生产线,精梳机将驼绒纤维中的杂质和粗短纤维排除,最终制成成品驼绒后,再次对驼绒称重,只有225克。此时的驼毛才会摸起来柔软有弹性。

   “一只骆驼每年只能获取3-4公斤驼绒,只有300克左右可用原料加工制成衣服和披肩等产品。”刘岩说,这就是驼绒作为制衣原料的宝贵之处。

   为了提升生产效能,2024年10月,新疆玉泰驼绒完成了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并在驼绒原料精梳方面取得了突破。

   刘岩抓取一团驼绒介绍,以往驼绒原料精梳后的纤维细度直径在17.4-17.7微米左右,产线升级后,在不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全自动梳理的纤维细度能达到直径16.6-16.8微米左右,比头发还细几倍。

  在位于头屯河工业园的新疆玉泰驼绒纺织品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总经理刘岩(右)和工作人员查看下线的驼绒。记者唐红梅摄

   从2012年起,该公司与法国巴黎ESMOD高等时装设计学院、日本纺织领先企业、中国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开展合作,在驼绒与其他纤维混纺混织等方面填补了国内驼绒纺织技术的空白。

   在企业展厅内,驼绒大衣、围巾、驼绒服等分类展示,其中一条不沾水的驼绒披肩质地轻柔,薄如蝉翼,仅有40克,能卖到3000多元,很多客户来自德国、丹麦、英国、荷兰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因为我们坚持不断创新,有时候一件完美的产品要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换来一件。”刘岩说,这也是企业坚持推动原料品牌化的一个原因。

   这些年,新疆玉泰驼绒还攻克了驼绒产品掉毛、起球、混合织造等多项技术难题,每年都投入资金与国内外的设计师合作和技术交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寻求时尚的产品开发,扩大驼绒的价值。

   “我们现在正在生产今年秋冬的订单产品。”刘岩说,按照行业的规律,上半年完成当年秋冬的订单,下半年完成来年春夏的订单,这批订单完成后,5月还将迎来品牌方的冬季订单。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玉泰驼绒已经构建了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企业旗下有“阿尔泰雪狼”“玉娜”“YUCAMEL”三大品牌,涉及360种产品,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我们还将驼绒与新疆的棉花、羊毛、羊绒等进行混纺,生产更多元的商品,提升品牌价值。”刘岩说,企业的产品销售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今年在持续生产原有产品的同时,结合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将进军旅游市场,正用驼绒研发具有新疆特色的文创产品,让驼绒以另一种方式“走出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要求品牌服饰挂驼绒原料吊牌 驼绒企业推动原料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