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京小宝”“京小壮”们要来了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今年,本市将在中小学重点打造首批11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启动培育建设7个“京娃”智能体。市教委介绍,将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五育融合培养体系,助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11个应用场景包括:3个“AI助教”应用场景——智能备课、智能课堂质量监测、智慧作业/命题;3个“AI助学”应用场景——智能错题分析及资源推荐、自主写作批改、外语学习助手;2个“AI助育”应用场景——智慧体育、心理健康助手;1个“AI助评”应用场景——智慧综合素质评价;1个“AI助研”应用场景——智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1个“AI助管”应用场景——智慧校园。

  随着场景落地,7个各有特长的“京娃”智能体将露脸。其中,养育师“京小宝”整合教育、医疗、体育等数据资源,将为幼儿生活成长提供建议等。AI学伴“京小学”围绕学生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为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高效学习、课后针对性复习定制学习建议和反馈。健康师“京小健”将整合体育、美育、营养膳食、卫生健康等多方资源,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个性化模型。“京小壮”集安全提示、学习答疑、运动伙伴、教室环境监测等功能于一体,将助力学校课间活动管理。另外,培训师“京小师”为教师提供综合性教育教学辅助工具。教联体“京小帮”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分享、AI家庭教育智能咨询、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活动管理、教育服务导航等一站式服务。“京小思”则将建设思政课教学和德育工作案例库、教案集,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市教委表示,将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持续推出更多“京娃”。同时,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学校应培养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隐私保护意识;防范师生过度依赖、思维钝化等风险。教育部门还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等方面的研判,持续提升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合规性与适切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京小宝”“京小壮”们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