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照银为东吴期货首席投资官)
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报告里有很多宏观数据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同数据之间互为因果,环环相扣。报告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系统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把握资本市场脉络。
2025年GDP增速目标定为5%,这是需要而且也能够达到的目标。因为就业状况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失业率就会上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要达到1200万人以上,根据现阶段GDP的就业人口弹性测算,目前每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GDP增速,将会增加或减少200-250万人就业,因此从就业等方面看,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必须要达到5%左右,才能新增就业人口1200万。另外,从失业率和通胀水平看,目前真实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增速,比如目前物价水平较低(CPI和PPI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以及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以上,这就说明经济增长仍有潜力,5%的增长目标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努努力甚至会超过5%。
要实现5%的增长目标,当然需要政策配合,其中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而言,货币政策在去年实施力度较大,准备金率和利率都降到了历史低位,进一步降低的空间有限,所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讲得较少,主要是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增速约为7%,而经济增长目标为5%,相应地价格总水平应该为2%,这就是今年将通胀目标定为不超过2%的内在逻辑。
财政政策今年则有较大空间。首先今年赤字率拟安排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应赤字规模5.66万亿,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其次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增幅为30%。第三,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随着商业银行资本金增厚,则商业银行能增加几万亿的贷款额度,促进经济增长。第四,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增幅超过10%,专项债供给明显增加,有效兜牢基层“三保”。第五,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增幅超过25%,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主要通过财政扩张,完全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而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经济强劲增长,这也会反映到资本市场上。一系列政策必然会带来经济回升,而且物价也会温和上行,企业盈利会有明显改善,股市的价值中枢将会上行,带动股指上涨。但是由于财政扩张,且债券发行规模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债券供给压力增大,债券收益率将会上升,同时经济上行对债券市场也不太有利,债券价格有可能会下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