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3月7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就北京市政协今年工作总体安排、提案工作亮点、创新打造协商工作品牌、“每月一题”民主监督等回答记者提问。
魏小东介绍,北京市政协今年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从4个方面明确工作任务。“一条主线”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个方面的任务分别是紧扣首都现代化建设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凝心聚力画好最大同心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协制度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北京市政协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政协力量。” 新京报记者 张璐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北京市政协供图谈 11个重点协商议题
履职为民 回应反映较为集中的民生问题
据魏小东介绍,今年北京市政协将围绕11个重点议题开展协商。分别是:协同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京津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赛事体系,持续推动首都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探索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抢占发展先机,增强首都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扩大城市立体绿量,促进绿化彩化美化生态空间建设;构建多元参与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投资和市场消费;加强地下水位变化风险分析研判,加快建立地下空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加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升绿色经济国际影响力;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等立法协商。
“这11个重点协商议题充分体现了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他说,总的原则包括四个维度: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二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三是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四是坚持履职为民,回应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信访、接诉即办等反映较为集中的民生问题。围绕这些议题,北京市政协相关专委会正在制订工作方案。“我们将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力争拿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为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谈 提案工作
今年将完善提案全流程向委员反馈机制
在介绍北京市政协提案工作时,魏小东表示,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积极通过提案建言资政、履职尽责。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1386件,审查立案1261件,其中集体提案156件,委员提案1105件。
“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履职热情高。”他说,663位委员参与提出提案,占委员总数的86.9%。首次收到以小组名义提交的提案,集体提案占比较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升5个百分点,提案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全会伊始就启动了提案办理,聚焦第三代社保卡发放和倡导绿色出行等民生热点,开展“会中办提案”,有力彰显了协商民主制度优势。
“质量是政协提案工作的生命。”魏小东说,今年北京市政协将加强和改进提案培训工作。开展提案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健全提案线索征集运用机制等,更好服务委员提出高质量提案。同时,建立重要提案摘报机制。全会期间遴选事关首都发展大局的部分提案建议,及时报送市领导,提升提案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的时效。探索推进市委牵头召开提案办理工作部署会,对办理工作提出要求。
此外,深化重点提案督办与重点议题协商活动有机融合,推进各专门委员会结合履职任务督办非重点提案。改进提案办理“回头看”工作,优化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完善提案全流程向委员反馈机制。
谈 创新打造协商工作品牌
“京华议事厅”面对面倾听百姓声音
“京华议事厅”是北京市政协去年创新打造的协商工作品牌。在介绍北京市政协成立“京华议事厅”的初衷时,魏小东告诉新京报记者,首先是贴近民生,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京华议事厅”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将协商议事平台直接搭建到百姓家门口,通过面对面倾听百姓声音,零距离助力群众急难愁盼解决,让大家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同时凸显优势,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在助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上大有作为。“京华议事厅”就是要持续推动委员力量下沉,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在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方面,“京华议事厅”坚持党建引领,汇集各级政协委员、部门、企业、专家和群众等各方力量,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京华议事厅”还旨在加强市区政协协同履职合力,形成整体效应。今年,“京华议事厅”已被列入北京市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北京市政协将持续推动“京华议事厅”活动在十六区政协全面铺开,为推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谈 “每月一题”民主监督
13个重点民生诉求问题全纳入监督议题
两年来,北京市政协按照“一题一组”的方式组建议题监督小组,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23个高频共性难点问题开展了常态化民主监督,3000余人次委员参与,为有关部门破解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魏小东介绍,“每月一题”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注、着力推进破解的民生难题。政协“每月一题”民主监督紧盯这些民生难题,以政协所能服务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使政协民主监督成为党委和政府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政协工作真正嵌入了首都城市治理实践。
“每月一题”大多是一些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处理难度较大的老大难问题。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参与“每月一题”治理,就是要用好政协协商平台,构建群众诉求方、政府解决方、委员监督方共同参与的协商解决体系。
同时,政协委员来自各界群众,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专业性等优势。在“每月一题”治理中既要用好委员自身的影响力,在群众中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工作;也要用好委员的专业特长,为问题破解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2025年,北京市政协将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推动解决的13个重点民生诉求问题全部纳入监督议题,组建13个议题监督小组,并首次将市政协综合部门纳入进来,与各专委会一道,“一对一”为各议题监督小组提供支持和服务保障。
在今年履职工作中,北京市政协将抓好有关协商议政、民主监督议题落实,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密切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