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微观两会#【紫牛观两会,青年这Young说|#医生一动心患者就舒心#】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仁者动心,必惠及众人。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在“代表通道”讲述的两个“动心”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在介入瓣膜被国外垄断的情况下,他成功为九旬患者用上了医院团队参与研发的国产二尖瓣夹。第二个故事,他发现很多患者拎着一大袋胶片就医后,便在去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当年5月,江苏率先建成全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接诊医生动动鼠标,就能随时随地查看患者所有影像报告。帮年迈患者“重建心门”的国产二尖瓣夹,是我国医疗水平和医疗卫生器械水平迎头赶上的证明。因为,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一个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去年,江苏全省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达788亿元,还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力培育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如今的江苏,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居全国前列,正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科技创新,江苏是有重要地位的,跟你们的经济实力相匹配。”3月5日下午,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的话,既是激励更是鞭策。再看让很多患者“舒心”的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这个平台启用不仅能提供省心省力的就医体验,更给大家省下了重复检查的真金白银。“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个接地气的故事背后,是无数个“张俊杰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的履职担当。每一份建议的落地、每一次民声的倾听,都体现着民主与民生的紧密融合,鲜活地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运转、怎么发挥作用的。你看,医生一“动心”,患者就“舒心”,大众对医疗进步和科技创新更有“信心”,所以,希望“张院长们”多“动心”,好想法、好建议不要停。(策划:李军 统筹:石小磊 喻文君 文案:石磊 编导:卢婧 拍摄:卢婧 朱信智 剪辑:曾宏亮 出镜:李雪琪 美编:肖甜 冯晨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