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地产|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前景和影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陈聪  张全国  刘河维  李俊波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此前收购存量商品房落地进展较慢,主要是由于资金、用途、定价三个制约因素。三大制约因素的逐渐打开,有望推动可收购房屋规模增大。对于企业,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缓解企业不良资产问题,盘活企业库存,实现资金正循环。对于房地产行业和全社会物价水平,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房价止跌,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居民消费,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收购存量商品房落地进展不快,主要因为三重制约因素。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存量房收购工作,但仅有约14个城市城有项目落地,收购总量约15.6万套。相比存量土地盘活,收购现房的进展是比较慢的。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存在三重制约。第一,是资金制约。地方财政偏紧,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率较低,根据中国房地产报,截至2024年9月末使用率仅约5%。第二,是用途制约。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但保障性住房需求是有限的。第三,是定价制约。按照各地公布的征集公告来看,收储价格基本要求不超过同地段保障性住房的重置价格,这通常大幅低于同地段商品房价格,意味着企业要承担较大亏损,企业被收储意愿较低。

三重制约因素如果逐步放开,有望推动可收购房屋规模持续放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53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按照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计算,2024年年末的存量商品房规模对应为7.5万亿元。从企业的角度,截至1H24样本企业现房规模5883亿元(按历史成本计价)。从资金规模来看,2025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5000亿元,参照土储专项债占新增专项债30%的历史经验,并假设土储专项债中约20%用于收购存量房屋,则我们预计2025年可用于房屋收储的专项债规模约为2000-3000亿元;加上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配套资金,累计约5000-6000亿元资金可用于房屋收储。更重要的是,如果收储定价可以考虑企业成本因素,收储可以用于人才公寓等非保障性用途,更可以扩大房屋收储的规模。

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缓解企业不良资产问题,盘活企业库存,实现资金正循环。

所有企业都面临不良资产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规划中面积难以处置,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现房问题。规划中面积的问题主要通过土地收储解决,而存量商品房收储则有助于缓解现房问题。存量商品房收储可以帮助盘活企业库存,一方面有助于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将难以去化的现房置换为核心区域的优质土地,不仅企业的整体资产质量有所提升,企业未来的销售回款也将更加稳定。

收购存量商品房有助于房价止跌,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居民消费,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存量房收储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可能的低价房屋冲击市场,助力房价止跌,推动部分区域房价温和回升。企业消化现房库存,可能会被迫降价出售,这可能进一步拉低房价。存量房收储可以减少企业的降价出售行为,进而助力房价止跌。此外,房子是居民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价止跌或者温和回升的情况下,居民的资产能够稳住,财富效应能够释放,进而提振消费,促进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风险因素:

存量房收储资金支持不及预期的风险;存量房收储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存量房收储规模较小,部分地区房价持续下跌的风险。

投资策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收购存量商品房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结合其他政策,我们相信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表将逐渐夯实,现金流量表持续改善。我们预计核心城市房价从止跌到温和上升,政策则继续保持定力,加大对改善需求的支持力度。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3月7日发布的《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前景和影响》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地产|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前景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