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两会声音|关于应对AI技术发展和提升文艺原创能力,谷好好、辛丽丽这样说

转自:上观新闻

2025年全国两会正火热举行。来自上海文艺界的代表和委员们结合自身经验,聚焦文艺发展与社会关切,认真履职,积极发声。这些发言切中大众与行业的关注点,涵盖了文艺创作的方方面面,关乎每个人的“精神食粮”。

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文艺的使命不是与技术竞速搏斗

人工智能(AI)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一轮的最新变革,它不仅推动产业升级,改变传统经济的面貌,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谈及如何看待AI技术对艺术领域带来的冲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谷好好的回应非常积极。

“戏曲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承保护。AI技术最核心的就是大数据的采纳、分析和学习。”谷好好表示。比如被尊为“百戏之祖”的昆曲,遗存了大量昆曲文本以及老艺术家掌握的表演精华,其挖掘整理工作,完全可以让AI技术发挥所长,筛选出昆曲文本最精彩的部分,提炼出程式化表演的范式,从诸多音乐唱腔中分析、归纳一般规律,进一步提升其理论高度。“这样就能打破传统戏曲完全依靠口传心授的模式,巩固戏曲的艺术实践与理论厚度的融合,从而让我们的后人更加稳健地传承戏曲艺术。”文艺创作同理。AI技术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人类的情感世界,但是这种“百无顾忌”有可能会摩擦出新的火花。谷好好相信,AI技术将会开创人机合作的美学新大陆。“敏锐的艺术家应该具备感知时代变革的能力,大胆学习研究新生事物,让传统艺术创作插上新的时代翅膀。”

“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即使有了AI技术的加持,这种追求也不会有本质改变,”谷好好说,“站在人机文明的分水岭回望当下,文艺的使命不是与AI技术竞速搏斗,而应当成为科学技术洪流中永放光芒的灯塔,推动人类走向更丰润的精神高地。”

改进机制,激活文艺原创新动能

不断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培养打造一支高质量的青年人才队伍,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议题。对此,她认为:要把高质量作为艺术创作的生命线,实施原创精品战略。健全以创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创作环境和氛围;要积极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原创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要遵循艺术规律,坚守工匠精神,形成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的良性机制;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调动文化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让文艺作品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在市场中获得认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对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在创作演出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望。我深感振奋和鼓舞,也深感使命在肩,”辛丽丽说,“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以芭蕾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精神,推动艺术普及教育,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编|QIN

美编|YEP

部分综合自人民日报,图片由代表委员本人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两会声音|关于应对AI技术发展和提升文艺原创能力,谷好好、辛丽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