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这间社区警务室里,民警名字为啥都叫“卓玛”?

卓玛警务室民辅警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在海拔2600米的阿坝州马尔康市马江社区卓玛警务室里,8名民警“清一色”都是女性,她们也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卓玛”。

“‘卓玛’一来,矛盾总能化解,喊一声‘卓玛’,心里总是暖暖的!”对当地居民来说,这间“藏”在商业街里的警务室就是平安的守护者,守望着高原小城的日与夜。3月7日,记者走进卓玛警务室,走近“卓玛”们身边。

守护辖区平安

实现辖区七年刑案“零发生”

早上8点,晨光熹,民警卓玛拉开警务室的大门。卓玛警务室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作为阿坝州马尔康市城关派出所三个警务室之一,卓玛要操心5500余户居民,其中有流动人口、孤寡老人、残疾群众,谁家需要帮助,谁家有难题要解,卓玛背着包走家串户,把每家每户的情况写在工作笔记上,也牢牢记在心里。

“还不止这些,你看对面的阿坝州人民医院,也是我们重点的服务对象。”卓玛说,这家三甲医院里,每年有超过30万人次就诊,患者主要来自川甘青三地,“来看病的人都着急,再加上各地的语言有差别,难免(因沟通不畅)起摩擦。”碰上急起来的患者,卓玛要跑着赶过去调解。

“卓玛一来,几句温柔话就能把火气给降下去,说得在理,也很能打动人,大家都很认可这个‘女娃子’。”阿坝州人民医院保卫科科长张勇打开手机通话记录,手指向下划动,“你看,我常和警务室联络,安全有保障!”

2018年,卓玛从一个人的名字,变成一群人的“代号”。7名女警陆续加入,组成卓玛警务室。

成立7年来,卓玛警务室守护着辖区的日升月落和市井生活,实现刑事案件“零发生”。在警务室的调解室里,有人愤怒拍过桌,也有人默默流过泪,“卓玛”们也曾口干舌燥,“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能握手言和,把问题解决,值得。”警务室民警米云珊说。

卓玛和同事调解纠纷

关心生活冷暖

无言付出铺一条通往百姓心里的路

31岁的泽郎斯满是最迟加入的“新人”,工作不到一个月,就碰上了一场生死救援。

不久前,泽郎斯曼在日常巡逻中发现的一名试图轻生的男子,“就在离警务室不远的一座桥上,我看到他时,已经翻过了栏杆。”泽郎斯满此前在阿坝县公安局从事法制工作,见到的案情都在纸上,眼前的场景让她手脚发抖。顾不上多想,她一边通过对讲机把情况传回警务室,一边靠近和男子沟通。

“刚开始他很抗拒,只能先跟他聊家常。”泽郎斯满一手紧紧攥着男子的外套,半个多小时后,男子吐露心声,“他遭遇了电信诈骗,一时想不通就想跳桥,劝了好久,把他拉了回来。”

虽然时间短,泽郎斯满已经学习到了警务室的工作“秘籍”——耐心、细心、暖心,再加上真诚,能化解矛盾纠纷,也能融化隔阂。

在与辖区居民朝夕相处的2000多个日子里,卓玛警务室的民辅警们不仅冲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还走进了大伙儿的心坎。

“前段时间,我去买东西,结账后店员跟出来,拉着我偷偷问,被丈夫打了怎么办。”卓玛说,一名辖区居民遭遇家暴,无助时想到向她求助。“身为女性,我更理解她的处境,也更想帮助她走出困境。”卓玛说,在她的帮助下,这名年轻女性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卓玛和同事巡逻

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在处置类似案件时候,面对卓玛和她的同事,当事人更容易撤下心防。

“有人家里停电了会打电话,有人喝醉酒了会打电话,有人接通什么话都不说只顾着哭,有人急得话都说不清楚......”卓玛和同事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常常会在夜深时接到意想不到的电话,她们轻柔回应总能安抚恐慌和紧张。

“我想,只要我们带着真心,老百姓会知道我们的付出。”卓玛有些哽咽,很快又露出笑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这间社区警务室里,民警名字为啥都叫“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