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吴卫东:这个监测室的建立,她功不可没吴卫东 白开浩摄.jpg吴卫东 白开浩摄.jpg

转自:中国环境网

吴卫东,1996年于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至今,已在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近30年。在省监测站楼道里,挂着一块国家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西北分中心的牌子,二噁英监测室的建立,吴卫东功不可没。


白开浩摄


2004年,国家布局二噁英监测网络,西北分中心建设重任落在具有清华大学交流学习背景的吴卫东肩上。

“二噁英这块是超痕量的污染物,对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要求是比较苛刻的,整个都是洁净实验室。”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吴卫东说。 

面对严苛的建设要求,吴卫东几乎全年无休驻守施工现场,用时一年多,终于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在顺利通过资质认定后,吴卫东带领团队立即启动省内首次二噁英典型源调查和《韩城市龙门工业园二噁英污染现状及源解析》。

“当时做完了以后给厅里面形成了一个专报,建议加强污染源的管理。时隔六年再去监测,它这个废气里面二噁英排放就很低很低了。”吴卫东说。

数据是环保决策的生命线,二噁英监测为二噁英排放源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一名“老监测人”,吴卫东常常收到一些紧急的监测任务,每一次她总是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投入工作。

2014年1月,有网友曝出安康汉江紫阳段水质异常,省监测站接到任务,要求立即前往安康调查水质异常情况。

“应该是星期天早上,我正在陪着娃和我妈在对面诊所挂吊瓶呢,娃发烧了,我妈咳嗽,接到许书记的电话,说是安康汉江紫阳段水质异常,现在赶紧出发去安康。我把一老一小留在诊所,只好让她们两个人自己互相照应了。”吴卫东告诉记者。

简单安顿好母亲和女儿,吴卫东随即与同事出发前往安康,调查水质异常原因。

“到了汉江边儿上,远看就像墨汁倒到水里面了,一坨一坨扩散的,下到江面仔细一看,水体就呈现褐色,当时看到这水色感觉像是藻类生长得比较好的状态,但是又一想,这是冬天,冬天水温很低,它怎么可能浮游植物长得这么好呢。”吴卫东带着疑问完成采样后,与团队返回西安。团队领导示意带回的水样做水质109项,然而把水质109项指标全部检测完成非常费时,不能较快出结果。吴卫东放心不下,回家后又仔细翻看教科书寻找答案。

“那天晚上,翻着翻着,眼前一亮,找到答案了,就在我的水生生物学的课本里面找到一个案例,一下子信心十足,觉着肯定是富营养化。”吴卫东说。

第二天,监测人员将采集回来的水样的叶绿素进行了分析,果不其然,叶绿素a非常高,证实了吴卫东的猜想。

“后来也提出了我们的对策,每年都是这个时候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加大水库的下泄水量,促使它的水交换频率能够提高一点。”吴卫东说。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吴卫东犹如中医把脉,及时准确开出“药方”,解决了困扰紫阳当地多年的水质异常问题,确保了汉江水质安全。

“水、气、土壤还有生态都离不开监测,所以监测这一块是非常重要,像我们传统的监测人,就是从手工监测走过来的,这一块很辛苦,要非常严谨、仔细,容不得一丝马虎。”吴卫东说。  

30载光阴,吴卫东忘我工作的经历数不胜数,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毅力和担当,生动诠释了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女性风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吴卫东:这个监测室的建立,她功不可没吴卫东 白开浩摄.jpg吴卫东 白开浩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