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稀土分会会长
敖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稀土,作为有色金属的关键构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支撑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材料。然而,稀土产业如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稀土行业又该如何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寻得平衡?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稀土分会会长敖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敖宏说,当前,人形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超45万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随着伺服电机等动力系统对轻量化、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兴产业对以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的需求、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产业或是稀土永磁材料新的增长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可用于机器人关节的伺服电机,可以提升运动精度和效率;特殊稀土合金可用于机器人轻量化设计和高强度结构件。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高性能稀土应用材料技术的发展在人形机器人进入关键战略机遇期,应重点关注。稀土产业正处于政策重塑供需格局与新兴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共振机遇期,必将支撑稀土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稀土产业链上下游应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发应用场景、挖掘应用需求、加快产出稀土“硬科技”。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从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实现稀土产业链供应链有序均衡发展,更好地服务支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型稀土集团应充分发挥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依托稀土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实现稀土资源与新兴领域的紧密对接,引导稀土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在谈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土分会如何促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和行业内外部合作,携手合作攻关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时,敖宏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是5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以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为根本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引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建设。
稀土属于有色金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为加快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有色协会稀土分会在加强团结协作、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坚持政策引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稀土管理条例》及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推动稀土产业法治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产业安全。二是坚持创新引领,聚焦稀土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组织开展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遴选和推荐,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加快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推动培育我国稀土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坚持统筹协作,搭建中国稀土论坛等上下游合作交流对接平台,发布《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共识》,引导开展行业自律,不断凝聚拓展产业链各领域各环节协作优势,共同开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敖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然成为稀土行业、稀土企业发展的硬约束,全面做好环保低碳工作更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优势的重要抓手。敖宏认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统筹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
一是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一绿色转型发展牛鼻子。以科技创新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在稀土开采、冶炼环节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破解资源高效开发和降低环境影响的技术难题。重点加快完善优化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体系等,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现高值化循环利用,提升离子型稀土资源的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水平;加快研发新型高效清洁冶炼技术,减少废渣、废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高效清洁生产。
二是围绕做大做强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加快产业转型。严格把关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准入,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倒逼淘汰落后产能,聚焦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围绕培育拓展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高端应用,加快布局稀土永磁、储氢、发光稀土新材料产业,加快补齐我国在稀土中下游环节薄弱、孱弱的局面,加快打造高附加值为主体的稀土产业结构,发挥稀土资源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具备的关键核心原料功能。
三是扎实做好“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治理”践行企业生态环境环保主体责任。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从根本上加快解决稀土矿山区域性氨氮环境污染问题、冶炼行业高盐废水经济处置问题、矿山和冶炼环节废渣无害化经济处置问题等行业共性难题,健全并严格落实“源头削减—过程监管—末端防控”三级污染防治体系。
(转自:有色新闻)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