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刘尚君 陈晓)“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基层扎根40多年,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今天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宝玲说。
曾经,“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的说法在当地流传。从山东远嫁天津的杨宝玲,在2006年当选为村主任,2010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是她许下的承诺。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过我始终记住,作为一名党员和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是要在致富路上带着乡亲们使劲跑。”
杨宝玲决定带领全村人与盐碱地抗争。当地土壤中含大量钾元素,种出来的葡萄口感甜、味道香。借助现代化产业技术,胡张庄村因地制宜种发展葡萄种植产业,让大伙儿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困境。
如今,胡张庄村已成为天津重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一颗颗葡萄也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果”。当地还一手抓葡萄种植,一手抓水产养殖,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未来我将继续带着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杨宝玲期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