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中国之治”的质量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感受我国发展之“质”

转自:中国质量报

“中国之治”的质量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感受我国发展之“质”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前高、中低、后扬,是202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曲线。这份来之不易的亮眼成绩单展示了“中国之治”的巨大成就,也成为中国发展质量底色最生动的注脚。

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先后回答了记者提问。这场发布会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发展成就的质量底色和后续政策措施的质量成色。

增量大、质量高、基础牢、势头好,这是郑栅洁总结的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4个特点。如何在增量大的基础上做到质量高?郑栅洁说,这份成绩单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部署要求,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质量高,体现在消费新动能更加强劲。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3万亿元,同比增长3.5%,以旧换新“换”出了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亚冬会带动冰雪热,《哪吒2》等带动观影热,‘非遗春节’打响入境游‘开门红’,‘中国年’成为了‘世界年’,消费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王文涛说,今年将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做好以旧换新,让大家“换”得更加便利、更加放心,推动服务消费“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着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服务消费需求。

发展质量高,来自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应用。去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工作高频词,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不断涌现。郑栅洁说,2024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重点体现在技术突破在加快、产业升级在加快、动能提升在加快。三个加快反映出的,是我国正稳步走向世界科技创新前沿,产业链加速向中高端发展,科技成果加速从“书架”向“货架”转化。

加强科技创新,离不开更加积极有效的金融政策。潘功胜说,中国人民银行将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资本市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吴清说,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证监会将引导资本市场坚守长期主义,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生态。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改善民生,就是要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郑栅洁说,下一步将持续紧盯公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把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把政策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

“提振消费”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词。财政的“真金白银”将如何支持消费?蓝佛安说,财政部将研究制定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实打实支持提振消费,重点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力度,释放消费需求;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增强消费能力和底气;加大对地方的奖补力度,改善消费环境;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力度,激发消费活力。

“我们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正如郑栅洁所说,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中国之治”的质量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感受我国发展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