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中国汽车产业过去依靠国内市场增量和电动技术进步实现快速发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专家媒体交流会表示,从市场动力来讲,当前一定要更加注重国际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拉动,实现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双轮驱动”的动力转变。
整车出口容易面临关税壁垒,车企“出海”必须多种方式并存。张永伟说,“一是品牌以贸易的方式出海,二是以赋能的方式,把我们的整车能力赋能给所在国合作伙伴,品牌可能也是他的,但能力都是我们的。当然,能够帮助所在国实现发展整车产业梦想的双赢模式也是可行的。”
“我们现在采用更多的是KD(Knocked Down,散件组装)、SKD(Semi Knocked Down,半散装件)模式,即到当地做终端,把组装放在所在国,来解决生产本土化的问题。”张永伟称,“贸易出口早期做得比较多,现在KD、SKD组装模式是主流,将来双向奔赴,赋能所在国发展汽车工业,实现我们资源能力输出,同样值得重视。”
张永伟透露,为助力中国车企出海,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正在搭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CARPRO),通过信息对接、金融赋能、产能合作等方式,帮助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
据悉,该平台的核心服务功能主要有属地化服务:在东盟、中东、欧洲、南美等关键区域设立本地化团队,提供政策解读、市场准入、文化适配等支持,覆盖马来西亚、阿联酋、匈牙利、巴西等20余国。研究服务:深度分析目标国经贸环境、政策法规、产业链动态,发布《全球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充电行业出海潜力市场识别与关键路径研究》等权威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协调服务:建立行业联盟与共享机制,推动产能协同(如共享工厂、供应链)、风险共担,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同时,还包括商务拓展服务:通过论坛、闭门会议、产业调研等活动,对接海外政府、商会及龙头企业资源。供需对接服务:搭建一站式平台,链接金融、法律、人才、售后等全链条服务商,提供跨境数据合规、标准认证、税务筹划等解决方案,降低出海合规成本。国家合伙人和产能对接服务:联合目标国本土核心利益方,通过“需求翻译—产能适配—利益共享”模式,打造本土品牌,动态优化供应链组合,实现双赢。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战略伙伴,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将以专业、全面的服务生态,助力企业破解‘内卷外战’、合规风险等难题,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跨越,为全球绿色出行与产业升级贡献中国方案。”张永伟表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将持续拓展服务边界,从汽车延伸至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推动中国制造全球化,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产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