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一财社论:用改革搭桥通路,强身方能迎应万难

美国滥用关税激荡起全球不确定性,此时内敛修身变得尤为关键。

最近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

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更加复杂、更加动荡的外部环境,《意见》的发布不仅及时,而且有助于拓宽市场自由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经济的韧性和耐力,为稳增长开拓出更大的空间。

《意见》是用行则将至的信念和言必信、行必果的果敢,对财富创造者放手和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增强价格反应灵活性,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等。第一财经去年以来也一直旗帜鲜明地提出,最好的承诺就是放手和放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轻税薄赋、简政放权,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行动自由度,拓宽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

与2015年10月的《有关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类似,这次价格改革出台之时,中国经济同样面临产能利用不足问题和物价下行压力,破局的关键核心是要理顺各要素资源的价格传导机制,真正有效落实市场定价机制,让价格信号真正有效引导资源配置,有效破解价格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强化经济内循环,加快经济从投资出口驱动转向消费拉动范式。

当前全社会97.5%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极大优化了资源配置,数十年来的价格改革用清晰的实绩素描出的叙事逻辑框架是,市场定价越充分的行业和领域,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对内外冲击的抗击打能力和御寒能力就强,越能在经济社会的流变中淬炼出敏感适应能力;而市场定价不充分的行业和领域,风险承载能力就捉襟见肘。

《意见》明确,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价格政策,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有效规范自然垄断企业经营范围,防止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加强输配电、天然气管道运输等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等,都是在体制机制上为市场定价机制扫清障碍。

毕竟,内卷式竞争、价格战、低水平重复建设及垄断低效等问题出现的背后,都是价格信号传导机制不畅,扭曲的资源配置,唯有推动价格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为市场营造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营商环境,内卷式竞争才能被市场的优胜劣汰消化吸收。

当前特朗普关税战,在推高美国国内通胀的同时,也会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压价效应。此时,要降低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更需完善市场定价机制,以敏感识别风险敞口,并形成针对性的风险缓释策略,真正基于市场自发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真正将外部不确定性变成可控的风险,提高中国经济的风险缓释和消化吸收能力,让市场竞争向阳而生。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让经济飞翔的羽翼,它让改革闯将和企业家捕捉到经济起伏的脉搏,为各行各业正确地做事提供信号指南,使经济化为北海巨鱼,迎应万难挑战。正在推进的价格改革,笃定的就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信念,将贸易战、关税战化作中国经济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识别信号和风险缓冲策略,而中国坚定用改革搭桥通路的方案,也必然让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一财社论:用改革搭桥通路,强身方能迎应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