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资阳雁江:加快打造“三个基地” 实现更高能级发展

  • 雁江区水上运动基地全景。□田林 (图片由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春潮涌动万象新,雁城大地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抢“鲜”破局!雁江稻虾田生机盎然,首批“早虾”抢鲜上市,以每斤70元的价格抢占长三角市场,实现“2月开捕、3月热销”的产业突破。

      建设加速!四川欧福蛋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春节前完成主体施工,2月启动二次装修及外墙工程,3月将完成道路绿化施工,当前总体进度达82%,即将转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订单冲刺!在雁江区中和工业园区,四川绿杉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全速运转,价值近2000万元的订单产品正加紧生产,预计4月如期交付客户。

      最是一年春好处,奋楫争先正当时。新的一年,雁江区已明确打法:加快打造“三个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应急(战略)物资储备基地、都市近郊游基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雁江。

    提“能”级 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3月4日,位于雁江区南津镇振书村的资204井项目现场,高大的钻机稳稳矗立,钻杆匀速转动,不断深入地下。身着工装的石油工人熟练地操作设备,连接管线、检查仪表。

      “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多打井、多产气’的要求,持续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对接,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雁江区天然气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力争日产气能力突破400万立方米,较2024年翻一番。

      看目标,有谋略。这两年,雁江区委、区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将天然气作为推动雁江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成立区产业发展中心,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强力推进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天然气产业已颇具规模。

      一组数据佐证成效:2024年,雁江区天然气日产量突破180万立方米,较2023年翻了两番;“资阳2”井被确定为全球产量最高的页岩气井,日产气量可供全区居民使用一周;天然气本地日转化利用约50万立方米,比2023年翻了一番。

      加快打造“三个基地”中,“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清洁能源供应基地”被放在首位。为何如此部署?这源于雁江区的底气。据了解,雁江区位于天府气田万亿级气田核心建产区,根据物探成果及勘探开发情况分析,雁江全域藏气,涵盖致密气、页岩气、常规气三种气藏,预测天然气资源量达5万亿立方米。

      看行动,见方法。一方面要“多打井、多产气”,协调争取中石化、中石油更多井口布局,建成“资页2”“资204”等25口井,累计钻井达50口以上,日产气能力突破400万立方米,较2024年再翻一番。另一方面,还要“多建厂、多转化”,确保日转化利用100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值突破8亿元。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国企参与天然气开发合作模式,全力争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规划引领,开展清洁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设计工作,系统谋划天然气产业发展。

    锻“食”力 加快打造应急物资储备基地

      眼下正是雁江区的榨菜采收季,在中和镇高字村,村民将收割的榨菜剥叶、装背篓,并装车外送。在大伙儿的帮助下,村民王金贵的榨菜全部采收完毕,送往中和工业园内的桃屋(四川)食品有限公司。

      这些榨菜在经过风干、腌制、装坛发酵、炒制、拌料、装瓶、杀菌和包装等多个环节多道工序后,将远销日本。2024年,雁江区榨菜面积达5.3万亩,产量8.49万吨,产值9274.56万元,榨菜成品年出口量700吨。

      20公里开外,丹山镇李家桥村的稻虾田正上演“抢鲜”大战。工人们收网、分拣动作娴熟,活虾一出水就被火速送至分拣区,24小时空运直达长三角。

      目前,雁江区小龙虾养殖面积达3.8万亩,同比增长35.71%,小龙虾产量突破3600吨,稻虾种养年产值达到2亿元,销往长三角以及东南亚等地区。

      雁江,地处成都都市圈,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机场旁、地铁站”是雁江的交通优势,也是当地的发展优势。在雁江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雁江为成都提供物资保障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全区生猪出栏常年稳定在90万头以上,粮食年产量达52万吨以上、柑橘年产量达48万吨以上、蔬菜年产量达70万吨以上,预制菜、牛肉干等便携食品年产量达20万吨以上。

      对此,当地围绕建设粮食供应地、建设农副产品供应地、建设食品饮料供应地做好文章,加快打造应急(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建设粮食供应地方面,扎实抓好耕地恢复,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加大“伍隍猪”培育保种力度;推动祥符肉鸽产业园建成投产,肉鸽出栏突破1000万羽。

      建设农副产品供应地方面,突出“雁媛”品牌,提升雁江蜜柑品质和组织化程度,加快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抢抓早虾市场空白,发挥川渝小龙虾集散中心作用,吸引周边地区小龙虾销售向雁江聚集;发展特色蔬菜,加快老君粮蔬产业园建设,打造高端优质粮蔬保供基地1万亩。

      建设食品饮料供应地方面,围绕安井食品、欧福蛋业、加多宝等龙头企业,做好上下游延链补链和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本地农产品直采率和关联产品配套率,确保在产食品饮料及配套企业达56户,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产值突破25亿元。

    串“景”链 加快打造都市近郊游基地

      初春的沱江,碧波荡漾。一艘艘色彩鲜艳的皮划艇在沱江上穿梭前行,教练员脚踩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在十几米高空连续翻转。不远处的帐篷内,市民游客围炉煮茶,悠享休憩。

      这幅充满活力的画面,正是雁江区水上运动基地投用后带来的新气象。作为全省首个长江经济带自然流域水上运动基地,它填补了四川省在自然流域水上运动领域的空白,让曾经的“沱江航道”焕发青春活力,同时也为雁江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发展水上运动,关键是要有充足的客流资源。”资阳雁江水上运动基地总经理朱亚辉表示,雁江交通便利,尤其是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能够直接吸引成都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游玩,有利于基地面向市场进行推广,投用仅1个月就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

      发展水上运动,是雁江区加快打造都市近郊游基地的缩影。去年9月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为雁江区带来了一大波人气。截至今年2月23日,日均客流量3万人次,累计客流量456万人次。

      如何持续聚集商气、人气?雁江提出,大力发展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都市近郊游基地。尤其是利用好沱江资源优势,沿江北上串珠成链发展文旅产业,与市级文旅形成配套,让成都游客“多停留、多消费”。

      具体来看,就是以沱江文旅产业带和晏家坝城乡融合示范片区、黄泥河文旅片区、白沙坝康旅片区“一带三片”为重点,加快发展沱江水上运动,配套发展“房车+露营”、亲子活动、沙地运动等业态。

      与此同时,沿沱江联动推进晏家坝乡村公园、马蹄湾现代农业园区、老君粮蔬产业园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区域观赏、户外体验等业态,提质升级天府花溪景区、水龙灵温泉度假村,串珠成链培育,吸引成渝游客周末游。

      春潮涌,扬帆劲。雁江区正以冲刺之势、创新之策、实干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资阳雁江:加快打造“三个基地” 实现更高能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