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全国两会·今日谈】把民心民意转化为实干动力

  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开展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备受关注,位列前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时作出了回应。“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地各部门要拿出使命担当,把民心民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浩荡春风里迈出坚实步履。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2024年,各地各部门面对压力挑战始终抓实民生保障,拿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从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再到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交出了一份恢宏壮丽的民生答卷。在历次的全国两会调查中,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一词曾多入列十大热词,今年对“民生保障”的关注热度位列榜首。由此观之,民生问题始终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从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希望,到加强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的基层社区覆盖力度的呼吁,从加强基层社区对儿童及其家庭服务的支持,到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的期望,从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进一步下沉的期盼,到上级诊断结果的共享互认的推广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倾听民意呼声,加大投入,完善救助保障体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民生保障难题。

  正风肃纪反腐,关系民心所向。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查办督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430起。全国共查处相关问题70.5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万人,移送检察机关1.6万人,全党上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虎”“拍蝇”“猎狐”成效显著。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网民认为违规吃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显著减少;77.20%的网民则认为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有成效。反腐败斗争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各地各部门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从思想意识、制度约束、从严惩治等方面综合施策,从事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与作风问题。

  社会治理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我国着力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治理体系,逐步从社会管控、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2024年,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持续改革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从强化市民热线、领导留言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到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各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从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到优化营商环境等,持续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了公众参与机制,实现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人民群众的动力活力,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张闲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全国两会·今日谈】把民心民意转化为实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