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郭晓维
“投身志愿服务,是收获,更是成长。”2月28日,在谈及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感受时,贺子安自豪地说。
阳光,热情,是贺子安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2023年8月,从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的贺子安,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来到五师融媒体中心编辑部工作。
在志愿服务期间,贺子安利用自己的所学专业,在五师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拍摄制作、发布短视频近200条,为五师双河市的文化、旅游、人文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在与《湖北日报》、极目新闻等媒体联合直播中,他担任摄像一职,并获得了官方给予的“友谊奖章”。于是,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贺导”。
“‘贺导’擅长用自己所学,在新媒体拍摄、制作中,带给作品更多的青春表达。”同事们这样评价贺子安,“他的脑子像装了一台‘创意永动机’。”
2023年,五师融媒体中心推出拍摄二十四节气文化系列短视频的策划,贺子安成了主创团队的成员之一。
在农文旅题材里拍摄出24期短视频,还要突出新意,这是个很大的挑战。每一期拍摄前,贺子安都会提出一些新点子。他和团队成员一起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法,解决了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春季节气拍摄时,五师双河市到处还是冰天雪地,贺子安提出,可以利用AI“制造”春景;在拍摄夏至节气时,他让主持人在汉服和现代服饰之间变装,表现节气文化的千年传承;在拍摄冬至节气时,他建议采用真人演绎方式,再现张仲景发明娇耳的故事。在贺子安的镜头下,平淡的景象,总会因为拍摄角度的不同而有了别样的韵味。
夜深人静的办公室里,贺子安还在苦苦思索,用什么样的后期制作方式,让短视频有更好的传播效果……“二十四节气看双河”系列文化短视频一经推出,引来网友好评如潮,也成为五师融媒体中心的品牌栏目。
在一次次的采访中,贺子安几乎跑遍了五师双河市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他跑农田、进企业、入学校、访社区……用镜头记录下了壮阔的农业生产、先进的工业制造、创新的科学技术、温暖的人间烟火。他用镜头,也用心用情,展现志愿服务精神,传播了满满的正能量。他拍摄制作的作品,《红色传承!五师高级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满的回忆,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吗?》等,一经五师双河融媒官方平台发布,播放量就达到1万以上,获得了一致好评。
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贺子安希望用这段经历,给自己一个机会,来书写自己青春的多种可能。2024年,这个机会来了。贺子安和五师双河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小伙伴一起,策划、拍摄制作了一部短视频作品《春风吹又生》,在第十四届北京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里,荣获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板块的最佳作品。
用镜头记录边疆风情,以创意激活文化传承。从“二十四节气看双河”系列短视频的爆火,到在团队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阳光担当”,贺子安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故事,是热爱、创新、阳光与奉献的交织,更是一曲青春与成长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