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一只羊“链”上千亿产业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唐红梅)一只羊能延伸出哪些产业?

  如果说羊肉、羊毛、羊皮的用途是看得见的。那么,当看不见的凝乳酶、胃蛋白酶、各种大小分子蛋白及多种肽类等提取自羊脏器组织,并作为药用成分使用时,足以看出这只羊的高附加值。

  作为乌鲁木齐发展了二十多年的药品企业,新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化药业”)制订了新疆天山羔羊生物医药——食品千亿产业的规划。

  生化药业依托新疆独特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下成长的羔羊资源,研发生产药品和食品的同时,还在推进研发保健品、护肤品、宠物食品及宠物药品等产品,让一只羊“链”上千亿产业,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新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生产数据。记者唐红梅摄

  3月6日,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的生化药业,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再到包装车间,一片忙碌的景象。

  目前,企业正在生产今年的订单产品,其独家发明专利产品——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和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

  羊属于反刍动物,有瘤胃、网胃、瓣胃、皱胃4个胃,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采用的原料是天山羔羊的“第四胃”——皱胃。

  车间内,研制人员身着防菌服,在种类繁杂的试管、溶液和仪器前有条不紊地工作。

  “每个步骤稍有不慎,或是温度不稳定,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就会遭到破坏。”生化药业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主任冒秀秀说,羔羊胃在低温下经破碎、自溶,成为胃浆,经多次过滤、沉淀、分离,最终得到沉淀固形物凝乳酶,再经真空冷冻干燥成原料药粉,通过独家专利制备工艺,由净化制剂车间进行系列加工,最终生产出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和颗粒产品。

  在新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提取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提取药品成分。记者唐红梅摄

  目前,生化药业年产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达一亿粒,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达到1500万袋。

  “我们根据订单,正在生产一批150万袋颗粒和500万粒胶囊的订单产品,预计3月底可以完工入库。”冒秀秀说。

  今年年初至今,生化药业已完成产值550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预计全年销售额将提高30%以上,达到4亿元。

  新疆作为畜牧大区资源丰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

  生化药业生产厂长方新生介绍,以往动物脏器在多数情况下利用率不高,时常会在宰杀牲畜的过程中丢弃,但在该公司,羊的内脏都是宝。经多年研究发现,新疆羔羊特有的“第四胃”凝乳酶含量最高,经提取加工后生产出的胶囊及颗粒对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腹泻等疾病具有很强疗效。

  目前,生化药业已完成自治区天山羔羊生物医药产业化重点项目,建成3万平方米的综合制剂、食品加工车间,建有冻干提取生产线7条,颗粒剂、胶囊剂生产线各2条,三羊食品生产线5条,还拥有5000吨储存能力的冷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生化药业常务副总经理刘擎说,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和颗粒是在与北京协和、上海长海等国内17家知名三甲医院联合开展研究和合作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产品从实验室“走”上了生产线。

  2020年,生化药业在羔羊胃提取物中凝乳酶、蛋白酶、黏蛋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离出约146个肽段,其中有8个已知和2种新发现的抗氧化肽,具有抗抑郁、抗焦虑、调节人体激素分泌的功能。

  在新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包装产品。记者唐红梅摄

  目前,生化药业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以新疆独特动物药用资源为依托进行研制、开发、生产的专业生物制药企业。其中,明星产品——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和颗粒,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地区销售,今年还在布局中亚市场的合作。

  刘擎说,生化药业还通过与多家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新疆生物化学药物研究院,研究院集产业资源及科研资源优势,以羔羊胃提取加工医药为核心产业技术引擎,以羊胃、羊胎盘、羊小肠研究开发等为核心,逐步延伸羊胎素胶囊、羊胎素针剂、骨胶、血液制品,以及护肤品、宠物食品等。

  “眼下,研究院正在研发羊小肠和羊胎盘的相关产品。”刘擎说,待产品进入生产环节后,将为产业链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塑造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之一,一头连着国家大计,一头连着百姓民生。

  “我们本着‘一只羊经济’的原则,将早日实现以‘天山羔羊’为核心的生物医药千亿产业规划。”刘擎说,企业在推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将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全面提升农牧产品科技水平,形成“专精特新”新质产业体系。力争在三年内将天山羔羊生物医药、食品以及其他农牧产品的创新链、产业链锻造成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一只羊“链”上千亿产业